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汽车营销3.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需求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2、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 3、熟悉需求分析的话术。 把梳子卖给和尚。 有一个营销经理想考考他的手下,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个人:出了门就骂,什么狗经理,和尚都没有头发,还卖什么梳子!找个酒馆喝起了闷酒,睡了一觉,会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无法卖!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你告诉我? 第二个人:来到了一个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没用。那人就把经理的作业说了一遍,说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失业,你要发发慈悲啊!和尚就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在庙里转了转,对和尚说,拜佛是不是要心诚,和尚说,是的。心诚是不是需要心存敬意, 和尚 说,要敬。那人说,你看,很多香客很远来到这里,他们十分虔诚,但是却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如何对佛敬?如果庙里买些梳子,给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 脸洗干净了,不是对佛的尊敬?和尚话说有理,就买了十把。 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备些梳子作为礼物送给香客,又实惠、又有意义,香火会更旺的,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买了100把。 故事小则 第五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你是得到高僧,书法甚是有造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积善梳”送给香客,是不是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无量佛!就买了1000把梳子。 第六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的。那人个和尚说了一番话,却卖出了一万把梳子。 那人说了些什么? 他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女香客带是在身上,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 还能为 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阿弥陀夫,善哉!善哉!大师双手合十,施主有这番美意, 老衲岂能不从? 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竟十分兴隆。当然,开光所捐的善款也不菲啊! 了解需求 挖掘需求 激发需求 转换需求 销售得用心做! 在经营的过程当中客户往往对自己的需求并不完全了解,而也不容易表达出来,所以销售人员必须通过各种引导和提问的方式让客户将自己真正的需求表达出来,以利于为推荐、介绍合适的产品作好准备。 现今的销售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顾问式销售,是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取“黄瓜敲锣—一锤子买卖”的做法,而要给客户提供一款适合他的需要的车型,因此我们要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对他的需求进行分析。 1.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探求过程,不一定局限于接待环节,在任何一个销售环节都有可能现,比如试乘试驾环节,客户会提到自己现在驾驶的车型,自己的驾驶偏好等等。 事实上,搜集这些信息比你想像的要简单,细心的观察,留意客户无意间的举动,从相关人员的介绍等方面都有助于信息的收集。 观察客户信息,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客户衣着: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能力、选购品位、职业、喜好; (2)客户姿态:一定程度上反映职务、职业、个性; (3)客户眼神:可传达购车意向、感兴趣点; (4)客户表情:可反映出客户的情绪和选购的迫切程度; (5)随行人员:其关系决定对购买需求的影响力。 2.需求信息收集 3.话术分析 1.用车经历 错误话术:您以前开过车吗? 建议话术:您以前都用过哪些车呢? 您对XX车感觉怎么样?哪些方面是您觉得比较好的?哪些是您觉得不太满意的? 话术分析:直接问客户是不是开过车,让客户有被鄙视的感觉。而客户在听到你问他开过什么哪些车时,因为没有那么生硬,他愿意如实回答你。再怎么样,客户也开过驾驶学校的教练车。客户如果用过其他车,问客户对车的感觉可探寻客户的需求,因为他觉得好的东西他希望能保持,那就是客户的需求。 2、有没有了解过XX车型 错误话术:您看过我们的车吗? 建议话术:大哥,您应该了解过XX车吧 ,您喜欢XX车的哪个颜色? 话术分析:直接问客户有没有看过,会让客户产生防备心理,“是不是我没看过你就要宰我”。 一定要假设客户是精明的,所以问客户喜欢哪个颜色,客户会说: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