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美国凤凰城宁静化交通 凤凰城的主干道由7条车道组成,包括双向各3条车道,以及交叉口路中转向道。这一宽阔尺度足以确保汽车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沿路飞驰 。小汽车导向型的城市专注于将汽车从场所A运送至场所B,于是一切问题均关乎畅行无阻的宽阔道路、更多的高速路以及宽大的停车空间 人性化导向型城市则相反,它关乎为人们营造适于行走、骑车、站立、就坐、安全愉悦地进行公共聚会的空间,关乎为在小汽车之外的人们营造出可达性强、安全性高的城市 慢速交通不仅有利于激活街区活力,也有益于机动车司机 塞拉俱乐部(Sierra Club美国环保组织)指出:“最近的研究显示,狭窄的街道降低了交通速度并减少了机动车事故,提高了社区安全性。” 类似凤凰城这样拥有7车道主干线的城市应如何实行交通宁静措施呢? 1.增设自行车道 2.增加纵列式停车 街道中停泊的车辆能够有效地为街道瘦身,同时成为引发车辆减速与觉察的“障碍” 3.增设环岛 4.增植林木 5.增设人行横道 6.延展人行道前端收窄街道出入口 当街道偏窄时人行横道的效率最高,那么人行道前端延展便是一种收窄街道并扩展人行道中人行空间的极佳措施 7.减少公交港湾站设置 8.鼓励设置路边咖啡馆(或煎饼果子摊) 路边咖啡馆强化了街道的视觉情趣与人性化尺度。其最佳案例坐落于美国凤凰城的麦克道尔路与凤凰城中部的第七大道。 9.将路中转向车道变为景观隔离带 10.道路两侧增设对小汽车可视的公共艺术 11.将停车场后置于街道背面 12.增设有轨电车/BRT/地面公交设施 轻轨藉由其站点将人群引入道路,存在于道路中的人群便也成为令汽车减速的良好方式。 结语 一、交通宁静化能结局居住区的交通问题,但不能解决生活区交通的所有问题。交通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不能跨越。交通宁静化针对机动化加速和宜居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交通理念提出,对居住区交通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二、就目前来看,交通宁静化作为国外成功实践的理念,在当地的应用仅限于个别居住区,其他大多数采用减速垫和减速标线等简单方法,尚未上升到系统规划的层次,在此方面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扩大交通宁静化措施的应用范围,多种交通宁静化措施组合使用的效能,实施后的数据采集及影响分析等。 “ ” 宁静 交通设计 主要内容 交通宁静化的定义 交通宁静化的措施与目的 交通宁静化的发展 交通宁静化实施实例 结语 一、交通宁静化的定义 通过系统的硬设施(如物理措施等)与软设施(政策、立法、技术标准等),降低机动车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负效应,改变鲁莽驾驶为人性化驾驶行为,改善行人及非机动车环境,使道路的各种功能得到协调发展,以期达到交通安全、宜居。 二、交通宁静化的措施与目的 1.措施 (1)交通量控制措施 针对某一条街道,能够有效的减少交通量。 具有代表性的有 道路缩窄 道路全封闭、道路半封闭 路口对角封闭 强制转向导流岛 (2)速度控制措施 改变某一道路的路面情况,迫使驾驶员降低车速 减速带 人行道凸起 交叉口凸起 环形交叉口 2.目的 改变道路的行驶条件 将车速降低到限制车速以内 改善实施区域居民的宜居性 保障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安全 减少对环境影响 合理分流,有效组织交通 三、交通宁静化的发展 1.交通宁静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荷兰的“生活庭院道路”。 该理念由于将“居住区内街道应以行人和生活优先”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而受到关注。后来它又在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与其它诸多方法兼容和规划。 2.在德国,从1970年后期开始,在“生活庭院”共享街道中又引入了车速度缓冲带,隔断路幅调节设施的道路限速装置,进行了全新的尝试,随着上述抑制汽车的理念不断地推广,交通宁静化逐步从局部地区的实践,演化为城市区域整体的规划思想。 3.英国于1982年开始全面实施的城市安全工程,以比较宏观区域为对象,实施了包括行人过街、交通控制主要集散街道、交通限速等等措施,尽量通过降低成本的手段来考虑交通安全对策 4.德国从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