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攻坚克难课件
攻 坚 克 难 孙惠敏 2010年10月 课程意义 不断开发自身潜能是成长的必修课; 攻坚克难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这一关键核心能力,能帮助我们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和行为方式。 应对复杂环境,攻克“急难险重”问题的意识、信心和处置能力能帮助我们脱颖而出。 课程目标 了解攻坚克难能力的来源; 认识自我,锻炼我们的意志,培养积极主动的行为。 掌握应对“急、难、险、重” 复杂环境时的解决问题方法。 课程安排 本课程两次课,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上课。讲授、讨论、交流 第二阶段:课后讨论。个人思考总结、小组讨论 第三阶段:课堂交流。小组发言、嘉宾点评、互动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二 沈鸿雁和张艺2位女生应当时不在宿舍内幸免于难。据两人回忆: 当天早晨6点多,她们发现其中一个堆放杂物的下铺冒起了火苗。因为当时火苗不是很大,她们以为用脸盆接水,就可以迅速扑灭火苗。当她们两人端着脸盆,跑到同一楼层中间位置的盥洗室接完水准备返回宿舍时,却发现宿舍房门已经关闭,无法打开。 没多久,她们就听到房间内传来一阵阵尖叫声和求救声。据这两名女生回忆,因为宿舍有用“热得快”烧热水的习惯,她们怀疑是“热得快”引燃了堆放杂物的下铺。 案例二 住在602室对面徐汇区环卫所员工宿舍3楼的田师傅描述当时看到的情景: “我往窗外一看,对面一间宿舍里冒出了浓烟,这时大概是6点10分。起初火并不大,光看到烟并没有火苗蹿出。浓浓的烟雾中,只有4个女孩躲在阳台上高声尖叫。她们穿着睡衣,明显是刚起床不久。” “后来火势慢慢扩大,离得这么远都能听到窗户玻璃‘砰砰’烧炸的声音。不一会工夫,阳台上已经能看见明火,看上去火苗只比女孩的头部略微高一点。” 此时,相邻的601室的阳台上也站着3个女生,4名女生试图将她们从起火宿舍救出。“有人拿出了一根不锈钢的长杆,试图递给602室的同学,可还是失败了。” 案例二 田师傅说:“看得出来,她们已吓得失去了方寸。一女生跑向阳台左边,看样子想翻墙,但不知怎么又跑回去。火势蔓延,她们身体开始向外探出,并且用手使劲扒住阳台的外面一边。” “当时有人已爬到阳台外,仅靠双手扒着阳台。而在快要烧到阳台门窗前,一女孩身上的睡衣起了火,惊慌失措下她先跳了下来。其他3人看到同学跳楼求生,顾不得楼下同学“不要跳,不要跳”的提醒,一个接着一个跳下。最后一位是双手攀在阳台外的女孩,她试图跳到5楼,但没找准位置,双手支撑不住也摔了下去。” 案例二 一名男生心有余悸地说:“她们肯定不想跳的,但是火势太大。另外,我估计,她们以为自己能够跳到旁边的绿化带上可以缓冲一下,但是太远了。” 在她们跌落的水泥地上,几名清洁工正在用水冲走地上的血渍,旁边是一排一人多高的绿化带。 人和人的关键能力差别体现在哪儿 问题讨论: 当这位病残的老人遭遇危及生命的时刻,4个孩子又因为什么能救出老人(成功的原因)? 当遇到火灾的那时刻,这4位女生为什么没能逃生出来(失败的原因)? 这四个女生和4个孩子的“关键能力”有什么不同? 人和人的关键能力差别体现在哪儿 人和人的关键能力差别体现在哪儿 课 后 作 业 我们如何增强攻坚克难的能力? 课 后 作 业 要 求 一、个人要完成的任务 1、对攻坚克难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如何提高攻坚克难能力。 2、形成2000字小论文。 课 程 实 践 请每个小组大胆设想你们在学校中最想做,而且是非常有意义,但认为非常艰难的社会实践活动,请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一起去实现目标。 * 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必备能力 2008年11月14日上午6点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602室发生火灾,四名女生慌不择路从6层楼高的宿舍跳楼逃生,不幸全部身亡。她们是陈睿,女,19岁,四川人;刘雯雯,女21岁,江苏徐州人;王佳燕,女20岁,上海闵行人;张燕苹,女、20岁,上海崇明人。 刘雯雯 张燕苹 王佳燕 陈睿 分享 我们认为…… 攻坚克难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二、小组要完成的任务 1、各小组推荐2篇优秀论文 2、组织一次讨论,将小组观点制作成PPT在下次课交流。 要求: 要有书面行动方案; 实践时间为一年; 要定期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总结; 一年后要将实践成果向下一年级同学和老师介绍。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