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用实干赢得百姓信任
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用实干赢得百姓信任
高高扎起的马尾辫,标准的普通话,娴熟的藏语,初见xx央宗就像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很难把她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起来。然而,当问及白堆村的人口、耕地、人均收入、村里的发展思路等情况时,德央却侃侃而谈,了若指掌。 XX年,23岁的德央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考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刚到村里时,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恐怕待不了一个月!”“城里孩子也能吃这个苦?”面对质疑,德央并没有辩解,而是暗下决心: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证明自己。 耐心宣讲惠民政策,让群众明白是个什么事 XX年上任伊始,德央便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不到一个月,她几乎把全村情况摸了个透。她的笔记本上工整地写着三句话:在群众最“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想”处见行动!在群众最“急”处抓整改! 到村不久,德央便赶上了白堆村实施“安居工程提升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涉及每家每户,事务庞杂而琐碎。“刚开始,不管我怎么讲,他们都无法理解。这令我非常困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德央说,但她并没有放弃。 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她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她每天到村民家,跟他们同吃同住,与村民吃糌粑、喝酥油茶,有时候还跟村民们喝上几碗青稞酒。就这样,挨家挨户耐心地讲解工程,宣传政策。德央说:“我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让村民了解惠民政策,明白是个什么事儿,是我的责任。虽然有时候嗓子哑了,两腿像铅一样沉,但是渐渐得到村民们的信任和理解,我特有成就感。” 虽然离家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却常年待在村里,用她的话说“我的责任重大,既是驻村工作队成员,也是村党支部成员,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放心不下”。现在,她完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开拖拉机、骑摩托车都不在话下。低保户、藏族老阿妈边巴说:“德央就像我的亲女儿。”由于腿脚不便,她把身份证和存折交给德央到县农行取钱,交还时数都不数。“她做事我放心!”边巴老人说。 察民情、跑项目、拉资金,带领乡亲奔上致富路 白堆村地处拉萨河下游,地少山多。村民主要靠种植青稞、油菜为生,收入单一,生活贫困。德央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德央跑项目、拉资金,成立村级农机合作社,使白堆村成为拉萨市首个机械化耕作的村子,不仅村里土地的耕、播、收全部实现机械化,还可跨村作业挣钱。同时她还推广青稞新品种“藏青XX”、调整结构种植玛咖、推广藏鸡养殖等项目。 如今,白堆村家家都住上了二层藏式小楼,村容整洁,还建起文化室、健身广场等。白堆村从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家富、村美、人和”的先进村。人均年收入由德央进村前的6000元增长到目前的1万元,比全自治区平均水平多出近3000元。 德央以自己的实干、耐心,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称赞。问起这5年的工作感受,德央颇有感触地说:“当村干部,有汗水,有辛苦,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