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易·系辞下第八》的这一记载所反映的情况是( )
A.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
B.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C.原始狩猎工具的创制极大地丰富了食物的来源
D.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2.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唐代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诗歌发展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四川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5.下图是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D.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6.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首创均田制 B.免除百姓的徭役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7.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8.汉代是我国历史的重要阶段,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 )
①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 ②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③烧制出了彩瓷
A.①②③ B.①②
C.① D.③
9.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 )
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服饰材料
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10.元代烧造数量较多的是黑釉瓷器,青白釉瓷器有所减少……景德镇批量生产成熟的青花瓷器,又发展了高温铜红釉瓷器,还刨烧了洁净润泽的卵白釉瓷器……青花瓷所用钴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用毛笔蘸钴料直接在器物胎体表面绘画,可以尽情发挥。可见元代( )
A.制瓷业以对外交流为主 B.是制瓷业更新换代时期
C.是青白瓷逐渐繁荣时期 D.商品经济得以充分发展
11.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 )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12.“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首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业的落后性
13.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 )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 ④缺乏政府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00分)中国石油大学2022秋《红楼梦研究第二阶段在线作业.doc VIP
- 第7节货场平面布置及配置图.PDF VIP
- 8.1功与功率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ptx VIP
- 海浦蒙特MTCC-V2A经典系列别墅电梯控制柜用户手册-中-V1.0.pdf VIP
- 塔里木油田超深气井产出剖面解释方法研究.pdf
- 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总队勤务辅警招聘7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BRCGS 包装材料(第七版)文件清单.xlsx VIP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pdf VIP
- 《探寻非遗漆扇之美》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