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陶渊明的志道之学与立名垂世思想.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l卷第6期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1月 Vol21.N06 JournalofWenzhou Sciences Nov.2008 University·Social 论陶渊明的“志道之学与“立名垂世思想 孟国中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摘要:。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 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 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 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 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 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关键词:陶渊明;士志于道;立名垂世;立功;立德;不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213.72 文章编号:1008.309X(2008)06.0025-05 一、“士志于道’’的价值取向 士志于道,说的是“道”是“士”的安身立命之处,是对士提出的道德要求,即士当以道自 任,立志于道的追求、体认与践履。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终极价值关 怀。自孔孟以来,“士志于道”就成为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成为知识分子孜 孜以求的理想境界。这用徐复观先生的话说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走向,主要是在成就道德而 不在成就知识。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的成就,也是在行为而不在知识。换言之,中国人读书,不 是为了知识;知识也不是衡量中国知识分子的尺度。”【I】明言之,“道德”才是衡量中国知识分子 的尺度。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宇宙天地、本原和 规律,即自然之道,有时也笼统地谓之天道,这主要以老庄道家学说为代表;另一种是指社会领 域中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即仁义之道,或亦称人道,这主 要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代表。在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文化背景之下,这两者是二而一的关系。这 用余英时的话说,不论是“人间秩序”还是“道德价值”,都有一个共同的“超越性源头”,即“先 天地而生的形而上道体”,或称为“天”,或称为“地,,{21449。同时,“中国人认定价值之源出于天 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这是因为“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 又是内在的”【2№1。总而言之,不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尽管对于“道”的某些具体看法各不相同, 但是两家都是把道德的追求视为内在的属己追求,而非由外烁,这一点是根本一致的,亦即两家 哲学之重点与核心都是落在“主体性”与“道德性”上【3】。 收稿日期:2008—01-01 作者简介:孟圈中(1978.),男,浙江绍兴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万方数据 26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1卷第6期 陶渊明所志之“道”,也便是这传统儒家之“道”,所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4177。“夫 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5】221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4196,这就决定了陶渊明把 自己对“道”的追求置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因而陶渊明对“道”有着强烈的关怀意识——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4】船,和自觉的承担意识——“先师遗训,余岂之坠”【4】16,对当时 人能承继道统者也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赞——“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 斯闻”【4146,对他身边已故的守道有德之士,如“有德有操”的程氏妹‘4】l91、“有操有概”的敬远 弟川193、“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的外祖孟嘉【4】171等,更是怀着真挚的 敬意和深切的理解与同情。 因而,“志于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陶渊明自觉的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