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倒计时与T变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倒计时与T 变换
江棋生
摘要:有一个基本常识和基本事实是,对同一物理事件,倒计时观察者给出
的描述和顺计时观察者给出的描述是完全相同的。本文从上述常识和事实出发,
给出了计时变换公式,并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果:在顺计时下以时间的一阶
′ f ′
导数所表示的物理量df / dt ,在计时变换时将被变换成df / − dτ ,而不是d / dτ 。
此外,本文再次确认了下述见解:1、作为时间坐标反射变换的T 变换,就是计
时变换,即把顺计时变为倒计时,或把倒计时变为顺计时的变换;计时变换对称
性,才是 T 对称性。2、T 变换能使“运动反转”的功能是虚妄的,T 变换下不
存在“奇变量”, T 变换并不改变任何运动图像,它不仅与时间倒流毫无关涉,
也与运动反演或过程反演毫无关涉。
关键词:顺计时,倒计时,计时变换,计时变换对称性,T 变换,运动反转,
奇变量,时间倒流,过程反演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自然科学中,人们习惯上所采用的,一般总是
顺计时。只有在极少数特殊情形下,人们才会临时改用倒计时。因此,在数学和
物理学中人们对倒计时和计时方式变换疏于探讨,也就毫不奇怪了。然而,本文
将表明,对倒计时和计时方式变换的分析虽然简单,但却很有意义,它导致了一
个出乎意料的重要结果:在顺计时下以时间的一阶导数所表示的物理量df / dt ,
f ′ − ′
在计时变换时将被变换成d / dτ ,而不是df / dτ 。从上述结果出发,我们又一
次得到:所谓“时间反演变换”即T 变换只是一种计时方式变换;它能使“运动
反转”的功能是虚妄的,在 T 变换下不存在“奇变量”,T 变换并不改变任何运
动图像,它不仅与时间倒流毫无关涉,也与运动反演或过程反演毫无关涉。
一、倒计时与计时变换
在物理学中,所谓顺计时,是指我们采用的时间坐标t 具有如下性质:较小
的t 值对应较早时刻、较大的t 值对应较晚时刻。而所谓倒计时,则是指我们采
用的时间坐标τ (t) 具有如下性质:较大的τ 值对应较早时刻、较小的τ 值对应较
晚时刻。应当指出,在所有物理学教科书中,从物理量定义的给出,到物理定律
1
的表述,再到各种物理问题的求解,都是只采用顺计时坐标t,而从不理会倒计
时坐标τ (t) 的。不过,实际上人们有时会碰上倒记时的情形。例如,北京时间2005
年7 月26 日晚上10 点30 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发射倒计时准备期。
9 分钟后,在喷薄奔泻的烈焰中,“发现号”腾空而起,直插太空。现在我们要
问:在10 点30 分时,假如美国国家宇航局不搞倒计时而继续顺计时,那么,出
现在世人眼前的一幕会有一丝一毫的逊色吗?答案显然是,人们仍将看到同样壮
观、毫不走样的一幕。用物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假如一个观察者采用顺计时,
而另一个观察者采用倒计时,并且除了这一点不同外再没有其它的不同,那么,
这两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事实所得到的结果(除计时结果外)是完全一致的。例如,
这两个观察者观察质点P 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采用顺计时的观察者测得P 点在S
系——他俩共同采用的空间坐标系——中t 时刻处于位置(x ,y ,z )。在同一时
刻τ (t) ,采用倒计时的观察者测得P 点在S 系中的位置为(x , y , z ) 。显然,这两
′ ′ ′
组坐标的关系为
x ′ x ,y ′ y ,z ′ z . (1)
因此,这两个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同一客观事实所得结果的关系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上海血液中心.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海南档案馆.PPT
- 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在当代中国.PDF
-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PDF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爱心11健康直通车新晃行.DOC
- 中国512大地震NGO联盟救灾经验分享张国远.PDF
- 中国书法书体演变史.PPT
- 中国传媒大学书法大赛方案-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DOC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个向度.PDF
- 中国冰雪产业场生态图谱2018.PDF
- DB34_T4220-2022_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275-2022_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 P0-20240410608050406268标准文件分享.docx
- DB34_T4213-2022_菊花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263-2022_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214-2022_无沟凼平板式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4266-2022_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_安徽省.docx
- 中国软件根技术发展白皮书(数据库册).docx
- DB34_T4255-2022_超导磁体制造过程管理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4219-2022_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