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评述.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评述 时间:2012-1-10  | 点击:79  | 字体:大 小 范守谦(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脱氨和脱硫的方法。众所周知,在 炼焦过程中,煤中约有 30%的硫进入焦炉煤气,95%的硫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 焦炉煤气中一般含有硫化氢 6~8g /m3 , 氰化氢 1. 5~2g/m。若不事先脱除, 就有 50%的氰化氢和 10%~40%的硫化氢进入氨、苯回收系统,加剧了设备的腐 蚀,还会增加外排污水中的酚、氰含量。含有硫化氢和氰化氢的煤气作为燃料燃 烧时,会生成大量 SO2 和 NOx 而污染大气。为了防止氨对煤气分配系统、煤气主 管以及煤气设备的腐蚀和堵塞,在煤气作为燃料使用之前必须将其脱除。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由于焦炉煤气主要供冶金厂作工业燃料,因此,大部分焦化厂的煤 气净化工艺都没有设置脱硫装置,而回收氨的装置几乎全采用半直接法饱和器生 产硫铵流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日益严格,在焦炉煤气净 化工艺过程设置脱硫脱氰装置和改进脱氨工艺就势在必行。进入 80 年代以后,改 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焦化行业和煤气行业相继从国外引进了多种煤气净化装置, 国内科技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也开发研制了新型脱硫工艺,大大推动了我国焦炉煤 气净化工艺的发展。现将几种脱氨和脱硫方法作扼要介绍和论述。 1 氨的脱除 1.1 硫铵工艺 生产硫铵的工艺是焦炉煤气氨回收的传统方法,我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建 成的大中型焦化厂均采用半直接法饱和器生产硫铵,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设备腐 蚀严重,硫铵质量差,煤气系统阻力大。随着宝钢一期工程的建设,我们引进了 酸洗法生产硫铵工艺,该工艺由酸洗、真空蒸发结晶以及硫铵离心、干燥、包装 等三部分组成。与饱和器法相比,由于将氨吸收和硫铵结晶操作分开,可获得优 质大颗粒硫铵结晶。酸洗塔为空喷塔,煤气系统的阻力仅为饱和器法的 1/4,可 大幅度降低煤气鼓风机的电耗。采用干燥冷却机将干燥后的硫铵进一步冷却,以 防结块,有利于 自动包装。我院开发的酸洗法工艺也已成功地用于天津煤气二厂。 随着宣钢、北焦的建设,我们还引进了间接法饱和器生产硫铵工艺,该工艺是从 酸性气体中回收氨,其产品质量要比饱和器法好,但因在较高温度 (100℃左右) 下操作,对设备和管道材质要求高,加之饱和器尺寸并不比半直接法小,因此投 资高于半直接法。鞍钢二回收还从法国引进了喷淋式饱和器以代替半直接法的饱 和器。喷淋式饱和器的特点是煤气系统阻力小,设备尺寸也相应减小,硫铵质量 有所提高。但是,不管采用那种生产硫铵的工艺,从经济观点分析,其共同的致 命缺点是回收硫铵的收入远远不够支付其生产费用。 1.2 无水氨工艺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脱氨方法是用弗萨姆法生产无水氨。弗萨姆工艺是由美钢联 开发的,它可以从焦炉煤气中吸收氨(半直接法),也可以从酸性气体中吸收氨 (间接法)。 宝钢二期工程是从美国USS 公司引进的从焦炉煤气中吸收氨的弗萨姆装置,焦 炉煤气导入吸收塔,,体气体xn磷酸铵溶液与煤气直接接触,吸收煤气中的氨, 然后经解析、精馏制取产品无水氨。该工艺主要是利用磷酸二氢铵具有选择性吸 收的特点,从煤气中回收氨,并精馏制得纯度高达99. 98 %的无水氨。但由于 介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解吸、精馏操作要求在较高的压力下进行,故对设备 材质要求较高。但该工艺的经济性受生产规模影响较大,规模过小时,既不经济 也不易操作。 攀钢焦化厂在引进 AS 法脱硫的同时引进了间接法弗萨姆法无水氨装置,将脱酸 塔顶的酸性气体引入间接法弗萨姆装置的吸收塔,用磷酸溶液吸收酸性气体中的 氨。由于不与煤气直接接触,几乎不产生酸焦油,与半直接法相比,可大大简化 分离酸焦油的处理设施。弗萨姆装置生产的无水氨纯度高,产值也较高,经济效 益较好,但储运不方便。 1.3 氨分解工艺 催化分解氨的新工艺是由德国斯蒂尔公司开发的。由于氨和氰化氢的分解是在 还原气氛下进行热裂解,除可防止硫化氢参加反应,还可避免形成NOx。石家庄 焦化厂和唐山焦化厂从德国K.K公司引进了该项技术,此工艺是通过AS 循环洗涤 系统将含有少量硫化氢的氨蒸汽送入氨分解炉中,在镍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将 NH3 和 HCN 分解,所得分解气体送入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冷却后的分解气体再经过 第二个直接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