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庄子‘安命’思想探析-东华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安命’思想探析-东华大学

《東華漢學》第6 期;頁 15-50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7 年 12 月 莊子「安命」思想探析 ∗ 王小滕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莊子所申論之「命」,獲知:如若僅由字面觀之,則 或不免以為莊子認同常識所說的「命定論」「宿命論」。然而,如若能 深入於文字之內而不僅只停留在字面上,則不難了解: (一)莊子的看法不同於常識,常識以為命有「吉/凶」「死/生」「窮 /達」……之別,然而莊子以渾化對立、超越對待的無待智慧 基礎,指出:「吉與凶」「死與生」「窮與達」……等人生際遇, 皆相互流動、通而為一,進而彰顯「命」乃渾全不可分割之整體。 亦即莊子將常識予以翻轉,指出「命」具有整體、無從分割之特 質,超越二元相對概念之上,寓藏無所對待之要旨,其義理與「道」 相應。 (二)莊子安命,並非因為命定、故而不得不安,而是明瞭「命」具有 流通無間、無所對待、整體不可分的深義;亦即了解任何人生際 ∗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16 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 遇皆是蘊藏整體意涵的「命」的流動、變化,皆是「全」。知曉 無論人生的際遇為何,皆未嘗暫離渾全之整體、皆無所缺憾,故 而能安命地坦蕩接受、無條件承擔一切際遇。 (三)另外,莊子雖言「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達命之情者,不務 命之所無奈何」,但其意涵均不僅止於字面,亦非對命或人生際 遇發出浩歎,而在於指出:以「命」觀之,種種看似互為對照的 人生際遇,實乃不可分割的整體,世人無從以分別意識將其整體 性加以切割或進行揀擇,所以坦然接受其際遇,以是而安命。 關鍵詞:莊子 命 安命 人生際遇 不可奈何 一、前言 關於莊子書中所申論之「命」,當代學者大都認為其旨趣在於「安 命」,例如張默生、葉國慶、蔣錫昌、唐君毅、劉笑敢……等先生均持 此說。1不過劉笑敢先生另指出:莊子所謂的命是「無可奈何……,是人 1 張先生認為莊子主張「樂天安命的人生,也就是達觀的人生」(見張默生: 《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9月,頁23 )。葉、蔣二位先 生認為莊子主「安命說」(見葉國慶:《莊子研究》,收入《莊子研究論集》, 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9月,頁71 。蔣錫昌:《莊子哲學》,臺北:萬 年青書廊,頁30 )。唐、劉二位先生則稱為「安命論」(見唐君毅:《中國 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9月,頁547-552 。劉笑敢: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2月,頁143-153 )。 莊子「安命」思想探析 17 2 力不可及的必然」,並以為莊子是「命定論」者,其安命論即「來源于 對現實生活無可奈何的必然性的深刻觀察和深切體會」,其「安命論與 宿命論大體上是一致的」。3 觀諸學界在劉笑敢先生之前,已有曹受坤、郎擎霄、黃錦鋐……等 先生認為莊子是「命定論」、「宿命論」。4案「命定論」、「宿命論」 即是世人通常所說的:人生際遇,如吉凶禍福、窮通得失,皆是命,5皆 已注定,人力難以改變。 然而莊子是否果真認同命定論、宿命論?又是否果真以之為說呢? 我們之所以有此疑問,乃因莊子對於世人均感困惑的人生課題,例如「功 名、自我、是非、生死……」等,均以其渾化對立、絕去對待的「無待」 智慧,提出超越性的觀照與思考。那麼對於「命」之課題,莊子是否可 能與常識完全相同而一無其他更為超卓的體悟呢? 徐復觀先生在《中國人性論史》一書中,對於「命」所做的闡釋, 顯然可為以上疑問指出一極具啟發性的思考向度。徐復觀先生說:「莊 子之所謂命,乃與他所說的德,所說的性,屬於同一範圍……。命在本 質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