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的意思
篇一:金昌绪《春怨》拼音
chūn yuàn
春怨
zuò zhě :jīn chāng xù
作者:金昌绪
dǎ qǐ huáng yīng ?r,mò jiāo zhī shàng tí。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tí shí jīng qia mang,bù d? dào liáo xī。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篇二:水龙吟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一.诵读章质夫的“杨花词”,整体感知大意。
词文: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琼缀。绣床旋满,香?挛奘?,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二.串讲苏词:
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
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
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又因为她又“似花”,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所以杨花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她的愁思。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为什么说杨花满怀愁思呢?请看下面六句。
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4.“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后片写杨花的归宿,先把意思推开一层,说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杨花飞尽,而且落红满地,一春花事已了。
“不恨”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恨的意思。
5.“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此几句写杨花的归宿。寻一寻杨花的遗踪,只见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从科学角度来看,不能成立。)原来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杨花委于尘土(二分尘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运正与梦郎不得的思妇一样凄凉。
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家傍路”相呼应;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萍碎”相应。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
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三.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请说说章词写出了扬花的哪些妙处。
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毯无数)等。可以说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 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辅导党课讲稿:坚守底线廉洁从政以忠诚担当的干劲加强队伍党风廉政建设与2025年 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底线廉洁从政以忠诚担当的干劲加强队伍党风廉政建设【2篇】.pdf VIP
- 幼儿园园长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PPT.pptx
-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图纸.pdf VIP
- 试验检测计划方案.docx
- 前列腺增生手术护理查房.pptx
-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启示.doc VIP
- 简易心电图仪设计课程设计.doc
- 2025入团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 爱我中华教案.doc VIP
- 2012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IPSec VPN安全接入技术要求与实施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