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古汉语韵重现象研究.PDF
上古汉语韵重现象研究
孙玉文
(北京大学, 0006162518@pku.edu.cn)
提要
文章根据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发现 :上古同一个韵部中 ,包括了相当多的中古同声
母 ,同开合 ,同等而读音有区别的韵或韵类。这跟中古汉语的“重韵”含义不同 ,可以称之为“上古韵重现
象”。上古韵重现象必须作出科学解释。在全面搜集整理材料的基础上 ,论证 :上古唇舌齿喉 (包括中古
牙音 )都有甲乙两类三等韵 ,中古的重纽是上古甲乙两类三等韵的继承和发展 ,中古的重纽三等韵不能
机械地上推到上古 ;上古一二等韵可能也要各分甲乙两类 ,四等只有一类。只有这样 ,才能解释清楚上
古韵母到中古的发展演变。以此音类区分为基础 ,本文对上古韵部和韵母的构拟提出了新的系统。
关键词: 上古汉语 韵重 音系 古音构拟
〇
自从王力先生给上古各部的二等韵构拟出介音之后 ,上古一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的构拟原则确定
了下来。但各部介音问题 ,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多年以来 ,我对上古介音的构拟一直心存疑虑 ,试图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 ,为推进此问题的深入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其中材料的占有和研究方法的确定一直困
扰着我 ,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我们可以在王力先生先秦古韵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探
索。
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收汉末以前汉字一万一千六七百个。可以说 ,传世的上古汉
语文献中出现的汉字基本上囊括其中 ,这是迄今为止对周秦两汉出现的汉字最为科学全面的整理 ,对上
古音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在使用的过程中 ,常常想亲自绘制一个声韵调配合表。后来雷瑭洵同志
据此制成《汉字古音手册上古音音节表》,非常方便查询上古声韵调配合的格局以及它们跟中古音的对应
关系 ,令人大喜过望。《手册》(增订本 )掌握的材料最全面 ,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配合情况必然立体
地浮现了出来。根据中古的等列往上推 ,可知上古同一个韵部中 ,包括了相当多的中古同声母 ,同开
合 ,同等而读音有区别的韵或韵类。这跟中古汉语的“重韵”含义不同 ,可以称之为“上古韵重现象”。
中古音系跟上古音系不仅具有对应关系 ,而且具有相承关系。上古音构拟不仅要解释上古的内证材
料 ,还必须解释它跟中古音的发展关系 ,且自成一个音系。 因此 ,上古韵重现象必须作出科学解释。观
《汉字古音手册上古音音节表》,结合其他材料 ,我认为可以得出结论 :上古汉语中 ,歌月元和葉谈五部
无法再分部 ,幽觉二部应分开合 ,每一部的一二等韵都必须各分两类介音 ;上古四等韵的韵重现象是零
星的 ,暂可处理为读音例外 ;所有各部的三等韵 ,则必须分成两类。这两类三等字如何拟音 ,还可以再
讨论 ,本文也谈谈自己的想法。为节省正文篇幅 ,文中韵重现象的具体证据都放在末尾的附录中。
一
歌月元和葉谈五部在一二三等韵中韵重现象较多 ,典型地反映了韵重现象的复杂性 ,这里单独提出
来讨论。具体数据如下 :
- 75 -
1、一等韵共14例。
(1 )歌月元三部共8例。其中歌部合一明母1例 ,月部开一长入清母1例 ,合一短入 1例 ,元部合一5
例。
(2 )葉谈二部共6例。其中葉部开一2例 ,谈部4例。
2、二等韵共23例。
(1 )歌月元三部共 13例。其中歌部3例 ,月部长入1例 ,短入3例 ,元部5例。
(2 )葉谈二部共 10例。其中葉部开二4例 ,谈部开二6例。
3、三等韵共54例。
(1 )歌月元三部共45例。其中歌部开三3例 ,合三3例 ,里面有 1组重纽的对立。 月部开三长入2
例 ,短入5例 ,合三长入 1例 ,短入5例 ,里面有 1组重纽的对立。元部开三8例 ,合三8例 ,里面有5组重
纽对立。
(2 )葉谈二部共9例。葉开三3例 ,谈开三6例 ,里面有3组重纽对立。
4、四等韵中没有发现韵重现象。
歌月元和葉谈五部 ,韵重现象高达91组。个别的韵重现象可能有读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