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水利事业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与水利事业发展

第l9卷第5期 水 利水 电科 技进 展 l999年10月 遥感与水利事业发展 丁尸7 李纪人 户 占、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 北京 100044) 摘要 介绍 自1980年以来,遥感技术在水利行业所经历的学习、试验、应用和发展等四个阶段,显 示了遥感技术客观、宏观、快速、动态乖经济的优势.并着重从洪涝灾害监测评估、水资源乖水环境 调查、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河道厦水库泥沙淤积监测、河湖厦河 口演变调查以厦土壤水分厦旱情 自1980年遥感技术引进到水利行业以来已有近 卫星的宏观与动态监测,基本上可以保证对洪涝灾 ∞个春秋.经历了学习、试验、应用和发展这几个阶 情及工情的监测;四是在灾情评估方面有了新进展, 段 ,遥感技术 以其宏观、客观、快速、动态、经济等优 正在建设 7大江河流域的基础背景数据库,数据层 势,为水利事业和传统的水利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 面有数字高程模型 (DEM)、水体、水利工程、土地利 力,使一些原来做不到的或做不好的事轻而易举地得 用、社会经济、交通等等;五是 巳在水利部遥感技术 到了解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水利行业 应用中心初步建成了以集成系统为基础的洪、涝、旱 的发展发挥了一定 的作用 .回顾近加 年来遥感技术 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 ,该系统 目前 巳投入试 在水利行业 的应用,发展最为突 出的有以下几个方 运行,从 2001年开始正式运行.正是 由于这些发展 , 面:洪涝灾害的监测评估、水资源和水环境调查、土壤 使遥感技术在 1998年我国长江和东北地区发生特 侵蚀和水土保持、河道及水库泥沙凇积监测、河湖及 大洪水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及时为国务院和国家 河口演变调查、土壤水分及早情监测.本文将围绕这 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了科学的信息 .水利部遥感 几个方面作~简单的介绍,从这些侧面反映遥感这一 技术应用中心用星载 SAR作了5次监测,用机载 高新技术在水利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姐R作了4次监测.嫩江决堤后的图像及淹没范围 专题图连夜送往大庆油 田后,在油 田及大庆市的防 1 洪涝灾害监测评估 洪指挥及生产调度中发挥 了极大的作用 .即将开始 遥感技术很早就开始用于洪涝灾害调查 .水利 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意味着在任何情况 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早在 1983年就利用陆地卫星 下都要按规定的技术、质量和时间要求、作业流程、 MSS图像监测 了三江平原挠力河的洪水 ,后来又 曾 操作方式完成对水旱灾害的遥感监测评估任务.这 采用过 NOAA(AVHRR)、机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 是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实际工作中迈上的新台阶. (SAR)、航空彩红外等手段监测过洪水.近 l0年来 是遥感技术走上生产第一线的又一新标志. 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5个方面:一是研制成功 了 2 水资源和水环境调查 机载sAR的实时传输系统,装载SAR的飞机在几千 千米以外飞越灾区上空时,将地面的真实情况实时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 地在位于北京的监测中心显示、存储、硬拷贝,滞后 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