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素质教育文库:尊严.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致家长 当您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已经是 “同志”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 为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望,那就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有尊严 的人,成为能够为自身、为家庭、为祖国赢得荣誉的人。我们要同这一代孩 子身上的缺点和弱点作斗争,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告诉天真的孩子们,怎样 才能拥有理想的品德和人格,怎样才能在这个时代大潮中脱颖而出,使自己 长大后的形象光彩照人。 这是一个非常的时代。从生活上来讲,这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从社 会上来讲,这又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独生子女是时代的要求, 却不是理想的要求,独生子女的弊端我们都有目共睹,这确实是令人忧心的 现象。据一份权威机构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独生子女现状是 “高培养、 低质量”。由于现在物质条件的改善,父母 (甚至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把 绝大部分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想不到 的,父母主动给想到了。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孩子却应有尽有,哪怕是不该 有的、不需要有的,父母也尽量给予,似乎不这样做就 “失职”,就没尽到 责任。更有的互相攀比,只要别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想方设法也要得到。 现实生活中搞攀比还不够,还要跟电视里的比,跟外国的孩子比,孩子自己 更是不能自制,简直成了 “恋物癖”。这也许是爱,但有什么结果呢?中央 电视台曾有过一则令人回味的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拿着一串香蕉走进家 门,甜蜜蜜地冲着正坐在一大堆玩具中打游戏机的儿子说: “宝贝,看妈妈 给你买了什么?”儿子一下跳过去,把香蕉一把抢过来。妈妈说 “给妈妈一 根吃好吗?”儿子非常蛮横地说: “不行!这都是我的。”我想这不是个别 的例子,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只是通过电视,人们会因为 “距离”的原因 持客观的看法,到了自己的身上就置若罔闻了。 不知家长们看了上面的话有什么感想,也许有的父母会很理解,同时也 很无奈,因为他们想在孩子身上投注所有的爱心,希望孩子们在这个激烈竞 争的社会中能得到最好的物质基础,并没希望孩子长成自私懦弱的人。当然, 父母们是有其苦衷的,独生子女现象本身就很让父母无所适从,孩子被宠、 被溺爱几乎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但也有一些父母也许看了会不以为然,他们 认为自己这一代受的苦太多,到了孩子身上,再也不能重复苦难了。我就亲 耳听到有的父母亲说:“我从小挨过父母的打,所以我决不打我孩子一下。” 这种心理不是没道理,但实在是有些极端。英国大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是 贵族出身,家势很显赫,他和夫人还一起写过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很是畅销, 甚至被奉为经典,但他就经常打小孩的屁股,对子女管教很严,这和他书中 所写很是不同。从理论上讲,打小孩是不对的;但从现实中讲,孩子犯了错 误仅仅靠批评是不够的,有的孩子是必须靠 “权威”和 “专制”才能改正缺 点和错误的。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不可能总令小孩子舒 服、高兴,但为了适应 “规矩”,有时就有必要对孩子施行强制措施,只有 这样,你的孩子才会 “成方圆”。 现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责任是很重大的。这一切都很让父母们为难,也 给他们出了太多的难题。在过去,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一直占据着绝对的 权威地位,人们几乎是无条件地信仰它。从小到大,父母教的、老师授的、 社会灌输的,都是如此。所以,在以前,这一切都不会成为尖锐的问题。但 是,现在的社会太不同了。由于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冲击,传统价值的大 厦虽未土崩瓦解,但也摇摇欲坠,甚至七零八落。人们张口谈的是钱,闭口 想的还是钱,而整天充斥于我们周围的,特别是电视节目一天24小时的“精 神轰炸”,也全是由钱而派生出来的个人享受、物质消费等蔑视传统的东西。 在这种背景下,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变得异常艰难,这还不说父母们在生 活和工作的压力下自身所面临的焦灼和狼狈。美国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中 就有这么一句台词,那是被工作摘得焦头烂额的父母面对没管好的女儿发的 一句感叹:“我苦口婆心三天,不如一个流行歌星对着她的耳朵吹半小时。” 社会潮流和影视传媒的恶劣效果可见一斑。现在的孩子,需要健康清新的精 神食粮,可惜的是他们得到的太少了。他们思想上的成长需要文化的绿洲, 而现实生活却是一片荒漠,他们怎能不枯萎呢? 上面说的其实并非过分悲观,教育学家早已发出了警告,而儿童心理学 家们在经过大量的试验之后也发出了同样的忧虑。 “高投资,低质量”,这 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实。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哀,而是整个中国未 来的悲哀——孩子们就是希望、就是未来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