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十五年九月 何美蓉 葉惠卿 217
間熱帶輻合區擾動源與赤道區頂部電漿泡觸發種子
何美蓉 葉惠卿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五日收稿;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十日定稿)
摘 要
本文旨在利用福爾摩沙一號衛星(FORMOSAT-1 ;前名為ROCSAT-1)對離子耗損區(depletion)的觀
測資料,進行地磁寧靜期赤道附近頂部電離層電漿泡(ionosperic plasma bubble)的發生與低層大氣間熱
帶輻合區(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簡稱ITCZ)位置之關聯性研究。我們以福衛一號日地酬載電
離層電漿電動效應儀(IPEI) ,在西元2000 至 2002 年−太陽活動極大年,地磁寧靜期(Kp≤3)的觀測資
料,進行全球電漿泡發生率統計分析,並獲得電漿泡發生率隨季節、經度和緯度變化情形。並選擇
電漿泡發生率隨經度變化最為明顯的冬和夏兩季的空間分佈圖型(pattern) ,與Waliser et al. [1993]研究
衛星 17 年之觀測資料所獲得之間熱帶輻合區的平均位置進行比較,發現隨季節變化的電漿泡的極大
發生率區與間熱帶輻合區劇烈降水區幾乎完全相符,由此可見間熱帶輻合區與電離層電漿泡的產生
機制息息相關。為進一步確認這種關聯性,我們還選擇電漿泡季節變化和間熱帶輻合區季節位移兩
者都特別顯著的南美洲 1 月,(北半球冬季)進行電漿泡與降水的比對分析。檢視 2001 和 2002 年 1 月
的電漿泡月平均分佈圖型,發現發生區域的外圍邊界幾乎重疊,並與多年平均大量降水區域非常吻
合。但外圍邊界內的發生率分佈圖型,兩者呈現清晰的差異,尤其在巴西東北沿岸特別明顯,但分
別與 2001 年 1 月乾旱和 2002 年 1 月降水量驟增的降水異常現象十分符合。這種地面降水影響電離
層電漿泡發生的實例,可推論諸如重力波或雷暴電場這類間熱帶輻合區內的擾動源,應是觸發大尺
度電漿泡發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電漿泡、間熱帶輻合區
218 大氣科學 第三十四期第三號
一、前 言 大氣重力波就是 TID 的激勵來源。而位於 ITCZ
內 之 穿 透 性 積 雲 對 流 (penetrative cumulus
頂部電漿泡係指日落後在電離 F 層發生之電
convection)正是(激勵 TID 之)重力波的最可能產
漿密度耗損區(depletion) ,發生時間約開始於日落
生機制。後續的研究更提出在熱帶輻合區域內時
後 18:30 LT ,結束於清晨6:00 LT [何 et al., 2004 ]
常發生的雷暴(thunderstorm)所產生的大氣重力波
左右。一般相信,赤道附近電漿泡發生的主要機
和電場才是引發 TID 的因素[Rottger,1981] 。Kelly
制 , 係 由 低 緯 度 電 離 層 廣 義 R–T 不 穩 定
et al. [1981]提出重力波是透過空間共振機制
(generalized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所觸發[Ott,
(spatial res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