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丽江古城奖水环境
化生系 08科教 位于滇西北丽江盆地中部,面积3.8Km2,是丽江市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一、古城水系基本情况 古城河流均源于城北象山之麓的黑龙潭水系。沿象山脚下百余米地段有泉眼几十处,它们汇成清澈见底的“黑龙潭”,由锁翠桥下泻,南流至玉龙桥。分成东、中、西3 条河流贯穿古城,河流总称玉河水,纳西语为“咕噜吉”,意为龙王庙九眼洞流下来的“九龙水”。 中河系原始形成的天然河流,流向东坝子; 西河约于元代开挖,从玉龙桥南流至四方街南转向东南面;东河开挖于清代,流向东面。三条河在城内又分成纵横交错的无数条支渠入墙绕户,穿街过巷,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路跨筑楼,依山而居的高原水城景象。 近年来,随着丽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游客的大量涌入,城区人口急剧增加,白沙三束河和黑龙潭水大部分作为城区饮用水,大研古城景观用水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据调查,丽江市环境监测站在丽江古城水系设有9个例行监测断面。根据多年的监测资料,丽江古城水系的北郊、古城下、新城区南郊、南口桥和木家桥5个监测断面水质变化较大,且有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丽江城区及周边地区工矿企业很少,没有大的污染源,城区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 根据丽江古城水系的监测情况和污水水质特点,选取丽江古城水系的北郊、古城下、新城区南郊、南口桥和木家桥5 个监测断面2002 年—2010 年的总磷、氨氮、粪大肠菌群3个项目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三、水质变化情况 古城下断面 总磷变化情况 氨氮变化情况 粪大肠菌变化情况 2002 年—2010年,古城下断面水质超地表水IV 类,为重度污染。主要是粪大肠菌群超标。一是因为古城内个别人在河道内屡禁不止地清洗拖把等杂物和古城经营户随意倾倒废水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忠义市场存在废水、废渣就近倾倒古城玉河现象。 四、古城水系水质下降原因分析 丽江古城水系上各个常规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与2002年开展古城月报监测以来的历史数据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有 : 2002年以来,丽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人口大量增加,大部分三束河水只能作为饮用水,减少了古城水系的来水量 为保证古城景观用水,拉市海水经过引水渠到达北郊后,由于北郊污水管网不完善,汇入部分废水,至使古城补水水质较差 存在饮用水源地里游泳,在流经城区的河里清洗拖把和随意倾倒垃圾、污水等不文明行为,个别公民的环境意识不高 城区支管建设尚未完善,部分小区、居民住宅区的污水未接入主管,存在污水直排古城水系的情况 因丽江第二污水处理厂处于建设期,玉龙新县城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只能进入玉龙县护城河后进入漾弓江 五、措施和建议 通过科学设计,对拉市海引水渠北郊段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古城补水水质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环保教育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 增加投入,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古城水系 加紧建设完成丽江第二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争取玉龙新县城污水能够早日处理 结合“创园”契机,加紧市区绿化,加强城区周围面山的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 结束语 *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大研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其及周边优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素有“高原姑苏”美誉的丽江古城,水环境是其灵魂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支柱产业(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人口剧增,丽江古城水环境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丽江盆地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 。 水资源对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景观用水保障程度降低,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和管理性缺水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丽江城市发展及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的主要问题,以黑龙潭和古城玉河水系为代表的景观用水水质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了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旅游环境 二、丽江监测局对水质的监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