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纤维三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docVIP

聚丙烯纤维三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丙烯纤维三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

聚丙烯纤维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 蚕f圉—:........... 聚丙烯纤维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 陈武林王辉廖晨彦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工程技术 摘要:本文综述了纤维对混凝土增强机理的两个理论,即为纤维间距理论和复合理论,得出聚丙烯纤维对普通混凝土的改性机理及聚丙 烯纤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改性机理 中图分类号:TV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o)o5(b)-O130-02 纤维网是由聚丙烯合成的薄膜条带, 加入到混凝土原材料中,在搅拌机的搅拌 下,受到水泥,砂石料的冲击混合,成束的 纤维会被撕裂成大量单独的纤维,以三维 方式均匀地无序分布在混凝土中.研究表 明f】1,试验所用纤维纤度为15~17g/9000m, 直径约为48m,长度为l9mm.试件的纤维 掺入量分别为0.9kg/m和1.3kg/m.经搅 拌机充分拌合,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分布的 纤维根数分别约为2.8X10根和3.8X10 根.这些无序分布的高延性纤维改善了混 凝土的界面性质和密实性,将使混凝土的 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1纤维增强机理的理论分析 纤维对混凝土增强作用的理论目甫主 要有纤维阻裂理论和复合材料理论.纤维阻 裂理论又称纤维间距理论,由Romualdi/ Batson;~Mandel提出. 1.1纤维间距理论 该理论根据线弹性力学来说明纤维对 裂缝发生和发展的约束作用.该理论认为: 在复合材料形成合破坏的过程中,纤维的 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受力前后阻 止裂缝引发与扩展的能力,达到纤维对混 凝土增强与增韧的目的.简单地,可以表示 为: Kr=K一K,,KrK1 式中为复合材料强度因子;, ,分别为外力作用下无纤维时应力强度 因子合因纤维掺入产生相反的强度因子; 为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当Kr≥K1时,材料则发生断裂破坏. 图1纤维复合材料受力简图 纤..I拉断 l 二, t 纤维与基材脱黏 基村多点开鬟 { ll}~~_L,o; .爱 ;ll.麓,一一—一一rl 图2纤维阻裂机理 l30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 将上式展开,式中出现纤维平均间距参数, 进而可推出纤维间距合断裂破坏的关系. 1.2复合理论 基本假定如下:纤维连续均匀平行排 列,并与受力方向一致;纤维与基体粘结完 好,即二者之间无相对滑动;纤维与基体均 呈弹性变形,并且横向变形相等.如图1所 示,外力沿连续纤维方向时,复合材料中应 力: {c:{tvf4-{m-={fvl4-{一~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可通过微分方程 得到: d/一旦+一dvI+ /dcd££,d£ d£d£ -v,4-++ Q£c(18 c Q£cQ£c dv,cl1, 由于0, o , ddd 故:=E+=Er+(1一) 物理量注释略,其中+=1. 对于单向不连续纤维来说,还必须考 虑到纤维在开裂面两侧的埋入长度的随机 分布问题;对于乱向不连续纤维来说,还必 须进一步考虑影响纤维增强效果的方向性 问题. 1.3纤维在混凝土中的阻裂作用 在道路混凝土中掺入纤维,由于表层 材料中存在纤维,一方面使其失水面积有 所减少,水分迁移较为困难,从而使毛细管 失水收缩形成的毛细管张力有所减少;另 一 方面,低弹性模量的聚丙烯纤维相对干 塑性浆体成为了高弹性模量材料,依靠纤 维材料与胶凝材料之间的界面吸附豁结 力,机械铆合力等,增加了材料抵抗开裂的 塑性抗拉强度,从而使失水收缩产生的应 力小于材料塑性抗拉强度,材料表面的开 裂状况得以减轻,甚至消失.另外,由于纤 维以单位体积内较大的数量均匀分布干混 凝土内部,故裂缝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遭 遇纤维的阻挡,消耗了能量,难以进一步发 展,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脆性,提高了混凝 土的抗裂性能. 从文献[31的研究得出,由于拉应力作 用,水泥基体中凸透镜形状的裂缝端部产 生应力集中系数,当裂缝扩展到基体界 (下转132页) r ,r. ii翻-:........... 2.3不同分析方法的比对试验 使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连续 流动分光光度法对苏州市地区的地表水和 废水中的六价铬结果比较: 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 法测定地表水和废水中的六价铬相对标准 偏差为O%一2.1%,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2.4精密度与准确度的试验 2.4.1标准样品测定 表4标准样品测定 标样值(mg/L)测得值(mg/I) 标准样品0.231±0.O09mg/L0.2320.2320.234 测定值(mg/L)0.23l0.2340.234 平均值(mg/L)2=0.133 标准偏差S,mg/L=0.0013 相对标准偏差0.8 表5Cr6+实际样品测定 样品样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