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渔父试题苏教版.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渔父试题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渔父试题苏教版

PAGE PAGE 5 直面人生 生存选择 渔 父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游:游泳 B.举世皆浊我独清 举:全 C.新浴者必振衣 振衣:抖掉衣上的尘埃 D.可以濯吾缨 缨:系帽的带子 解析:A “游”应为“行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D 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B项,句末语气词,吗/介词,和;C项,形容词,全/名词,举动、行为。 3.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圣人不凝滞于物 B.乃歌曰 C.鼓枻而去 D.安能以皓皓之白 解析:A B项,“歌”,名词作动词,歌唱;C项,“鼓”名词作动词,敲击、拍打;D项,“白”,形容词作名词,洁白的东西。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D.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解析:C A项,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形容:古义为形体容貌,今义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C项,莞尔:古义和今义均用来形容微笑。D项,可以:古义为可以用来,今义是助动词,能够。 5.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是以见放 B.众人皆醉我独醒 C.游于江潭 D.圣人不凝滞于物 解析:B A、D两项均为被动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即介词结构后 置句)。 6.下列对课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B.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为下文写他的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作铺垫。 C.结尾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劝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 D.本文语言简洁,屈原、渔父的对话多运用比喻和反问,既表达各自明确坚决的立场,又形象生动富于哲理。 解析:B “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错,应该是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指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这是沿袭汉代的科举制度。 B.敕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大体等同于诏和制。明、清六品以下的官授“敕命”,敕使是传达皇帝诏书的使者。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下机密圣旨,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D.赠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父祖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 解析:A 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度。 8.名句默写。 (1)《渔父》中表明保持高洁品质句子是:“        ,        ?”? (2)渔父具有灵活的处世观,当尘世污浊,世人迷醉时,他的观点是:“      ,       ?       ,      ?”? (3)屈原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借世间常理表明自身对理想志向的坚定态度。借水的清浊表达灵活处世的语句是:“       ,        ;       ,        。”? 答案:(1)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2)世人皆浊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 何不饣甫其糟而歠其醨 (3)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9.翻译下列句子。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 ? (2)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文:? ? 答案:(1)全世上(的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沉醉不醒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放逐。(关键词:举、是以、见) (2)哪里(或:怎么)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关键词:安)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 官归。 高祖入关,率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 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tia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