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复习建议.ppt

  1.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复习建议

按少数民族的制度去归纳“落点”有以下三点: ①辽的蕃汉分治制度:双轨制度 ②金的猛安谋克制度:兵农合一 ③建州女真八旗制度:兵农合一 按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辖去归纳“落点”有以下四点: (1)对西北的管辖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 ②东汉政府重新设西域都护,后改为西域长史府。 ③唐在西域地区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④元设岭北行省。 ⑤清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在中央设置理藩院。 (2)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①唐朝:设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 ②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置辽阳行省 ③明朝: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④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在中央设置理藩院。 (3)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①秦朝:在西南地区设立桂林郡和象郡。 ②西汉: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以夜郎为郡,封夜郎侯为王,赐王印;在滇池地区设郡,并赐“滇王之印”。 ③东汉: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④唐朝: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⑤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并在云南设行省。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行土司制度,它是根据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办法。 按城市发展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去归纳“落点”是: 西汉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后,中国城市规划思想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则偏于一隅,这种规划思想能够充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显示皇权的尊严。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也要求皇宫居中,以皇宫为中心对称布局,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按不同时期的城市体现的时代特征去归纳“落点”有以下三点: ①战国时期:封建城市一般都是封建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城),这些城市一般商业都很兴盛,交换的商品大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使用的货币也不统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发展的经济特征。 ②北宋: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坊”“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基础上的继续发展。 ③明朝中后期:城市未必再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商品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化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按城市发展的规律去归纳“落点”有以下三点: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③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例15: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 针对这一主干知识至少有以下七个切入点: 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②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③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④儒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⑤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⑥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⑦“民本”“农本”思想的发展演变。 按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去归纳“落点”有以下四点: ①秦朝:“焚书坑儒”,首开迫害知识分子的先例。 ②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八股取士”。 ④清朝:大兴“文字狱” 按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去归纳“落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史上矗立起了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孟子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显学。但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不符合统治阶级建立统一国家与专制统治的需要,所以不被统治阶级重视,如商鞅变法“燔诗书” ②在秦汉大一统的背景下,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成为儒学的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这样儒家学说因符合统治阶级巩固国家统一与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而取得了“独尊”的思想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汉唐时期佛教东来和本土道教的兴起,既与儒学对峙,提出挑战,又与儒学互补,注入了新的文化成分。 ④在宋代出现了儒学为主,三教合流的趋势,理学即新儒学就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朱熹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而且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地位,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⑤明朝的王守仁(王阳明)强调内心“良知”的发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