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黄晨,龙丽珠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 E-mail :huangchen0905@163.com 摘 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和低可降解性的特征,通过运用先进的生物修复 技术来处理POPs 污染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利用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 术在去除POPs 上的成果,并给出了对未来在此方面研究上的展望。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微生物,植物 中图分类号:X321 1. 引言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具有长期残留物、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 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到地球上,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 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在2001年5月23 日, 114个国家和地区在瑞士斯德哥尔摩签署了《有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宣布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控制和削减12种主要 POPs ,它们是:艾氏剂 (aldrin )、氯丹 (chlor-dane )、毒杀芬 (toxa-phene )、狄氏剂( dieldrin)、 异狄氏剂(endrin)、七氯( hep tachlor)、灭蚁灵(mirex)、六氯苯(HCB )、多氯联苯( PCBs)、 [1] 二口恶英( PCDDs)、呋喃( PCDFs)、滴滴涕(DDT) 。 有机污染物(POPs )一般结构稳定,很难降解,而且容易在生物体内蓄积,通过食物 链富集,具有“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效应,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安全。人类很可 能在暴露于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后产生多种多样的反应 ,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方面会产 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影响脂蛋白脂肪酶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降低脂肪组织和胰腺中葡 萄糖转化活性导致糖尿病、诱发多种酶特别是微粒体细胞色素及相关的单氧酶和芳香烃羟基 化酶活性、生殖激素周期性的水平和葡萄糖耐量的降低等[2-3]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对机体代 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 、进行性衰竭、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 这些发现和从动物实验中所了解到的情况表明,暴露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的新陈代 [4] 谢、发育和生殖功能等会产生潜在的有害影响 。 因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化学品安全计划处(IPCS)、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 (IFCS)、组织间化学品妥善管理规划处(IOMC)、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化学品协 会国际理事会(ICCA) 等国际组织都积极采取行动参与了POPs 物质的判断基准、筛选程序、 性质、危害、归趋等的研究和有关控制政策的制定, 旨在减少或消除POPs 的生产和使用,并 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淘汰POPs 。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去除研究进展 2.1 利用微生物处理持久性有机物的研究 传统的污染治理技术,如填埋、回收、高温处理、焚烧等方法的效率低、费用高,易产 生有毒有害的中间产物而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将存在于 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为无害物 质,从而将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体系. 目前,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成 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接种外源性高效微生物、添加微生物营养盐、提供电子受体、提供共 - 1 - 代谢底物以及提高生物可利用性是促进生物修复的几大措施[5-6] 。 国内外学者对利用微生物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研究。这些研 究主要考虑了以下3大方面: ⑴ 利用有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