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起点风波看网络文学崛起正版化或加快.pdf

从起点风波看网络文学崛起正版化或加快.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京报书评周刊封面 近日,盛大文学CEO 侯小强的一封公开信,将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大规模离职风波曝光在大众 眼前。这场业界颇为关注的起点之乱,其实并不是一场偶然的事件,它与起点这些年的发展以及网络文学 的壮大不无关系。作为网络文学最重要的旗帜性网站,起点中文网笼络了大部分以玄幻小说为代表的网络 文学作家, 首创的与作者分成的收费阅读,以及图书出版、影视与游戏动漫改编的全方位版权经营模式, 走出了一条网络文学盈利的全新道路。起点曾经将一些点击率超高的作 家封为白金作家,而这些作家更亲 切地被网民们称为 “大神”,但这些 “大神”目前还并不为主流文学和知识阶层广为熟悉。借这次契机, 我们回顾起点推出的作家以及他们的成长道路,并讨论网络文学是否已进入主流的话题。 本周三,盛大文学CEO 侯小强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一场演讲,演讲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军心。一周前他接 到盛大旗下起点中文网多达27 位中层以上的编辑以家庭原因为由陆续发来的辞职信,而起点中文网CEO 吴 文辉虽然没有辞职,却在同一时间开始病休,侯小强宣布直接接管起点。 事件 网络文学成为 “肥肉” 坊间对于这次发生在起点的集体请辞事件有各种版本的解说,但各种版本大都只是对起点出走的核心 团队的背后出资人说法不一,而吴文辉则在传闻里被认为是带领起点核心团队出走的带头人,将要带领出 走人员另起炉灶,做一个类似起点的网站与盛大文学竞争。事实上,起点旗下的作家已经开始被侯小强口 中的“竞争伙伴”挖墙脚,侯小强在内部演讲中说,起点的一些签约作家有被建议撕毁与起点的协议。“别 人是看到一块肥肉流口水,我们是把它当事业去经营的。”侯小强口中的 “别人”显然指的是看中网络文 学商业价值肯于出大价钱挖墙脚的竞争者。 11 年前起点创立时,没有人想过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写作挣到钱。更没有人想到在10 年后,一个叫盛 大文学的公司在2012 年第一个季度实现毛利达6693 万元的业绩,而让盛大文学在创立4 年内就实现盈利, 这其中起点中文网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而据盛大文学提交的财报显示,2011 年全年营收7.01 亿元,毛 利润2.12 亿元。是怎样的11 年,让起点有了这样的成绩,而网络文学从当年的默默无闻到今天成为投资 者眼中的一大块 “肥肉”?在侯小强的这篇内部演讲中,我们似乎可以循迹找到些线索和原因。 平台 千字两分商业模式前无古人 侯小强的演讲涉及了网络文学的三个部分,他首先谈的就是平台。 “当起点创始人开创了千字两分钱 的商业模式后,实际上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侯小强所说的创始人,就是吴文辉。 “不收费是等死,收费是找死,我们愿意尝试一下。”这是吴文辉的一句名言。 2001 年11 月,吴文辉和其他5 个网络文学爱好者在网上开设了一个论坛——玄幻文学协会,这6 个 人当时QQ 名是黑暗之心、宝剑锋、藏剑江南、意者、黑暗左手和5 号蚂蚁,他们居住在北京、沈阳等5 个 城市,当时他们各自有工作,管理文学论坛完全是业余所为。2002 年5 月,协会筹备成立起点中文网,次 月开始试运营。 在吴文辉最初提出vip 收费模式的时候,他听过太多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他有辱斯文,也有人认为 在所有文学论坛都免费阅读的时候,他推出收费模式就是找死。而吴文辉说,起点当时很小,靠兴趣消耗 不起,做企业就是要利润。 当时的起点,流量不及最大的文学网站1/5,却选择扛起了收费的大旗。2003 年10 月起点正式推出的 vip 阅读服务,千字2分钱的收费标准到后来成为了业内标准。在推出8个月后,2004年6 月,起点的Alexa(全 球网站排名)蹿升至第 100位,成为国内第一家跻身百强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 2004 年10 月,起点被盛大收购。这个时候的起点已经令业界刮目相看,注册会员100 万人,作者团 队2 万人,月均盈利超过10 万元。从2004 年初,就不断有风投找到起点接洽,也包括了像TOM、盛大这 样的互联网企业。最终他们选择了资源强大的盛大。 资源 要给作者资源和物质激励 起点模式成功的另一个基础就是他们庞大的作者资源队伍,这也是侯小强在演讲中所谈及的第二个部 分。 实行收费的第一个月时,起点一共只有23 部VIP 作品,他们和作者选择的分成方式是3∶7,作者拿 大头。吴文辉认为,如果缺乏物质层面的激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保障。 “对于博客,可以说我今 天心情不好就不写了。但是对于写书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因为文章今天看了明天没有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