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买和墨尔本:与交通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摘要:在大多数国家中,交通行业已成为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迅猛的来源。
本文着眼于交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现代化问题,分析了孟买和墨尔本这两个城市在交
通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规划实践之间的矛盾,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自由化和竞争经
济环境下的国家和城市之中,严重低估了在生态现代化实践中障碍和矛盾。
引言
生态可持续发展(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是一个全球性的议程。在这里
“可持续发展”与早期有关环境讨论中的 “污染”和 “环境保护”问题不同,后者更
多关注地方性的问题,虽然有时也可能是国家间的,例如欧洲的酸雨,是一个影响整
个区域和邻近国家的问题。但是,除非是从非常长期的观点看,欧洲工业所产生的硫
酸雨并不会影响印度或澳大利亚的森林。相反地,相距非常远的城市,比如上海、洛
杉矶、巴黎、孟买和墨尔本等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能够立即改变地球上大气的化学
组成,无情地影响全球的气候系统,并且按照各地的情况略有不同地影响整个的生物
圈。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全球性问题。
生态可持续发展也会引起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公平性问题,无论是在时间上还
是在地理上。作为联合国“联席会议” (conferencesoftheparties)的后继工
作,对于温室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是测量经济发达国家与近期的排放水平相比其温
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1990年通常被作为基准年。如果我们假定正常的经济发展(财
富)轨道是基于化石燃料所产生的能量,那么在这条轨道上处于领先位置的国家具有
最大的优势。如果我们将化石燃料开发想象成几百年来的一个竞赛,那些最早起步的
国家显然已经在增加燃料消费上领先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并因此获得经济发展的繁
荣。同样,在提高大气层碳含量方面它们的作用也最大,而那些最近才刚刚起步的国
家只对温室效应起到很少的作用。
现在,这场竞赛却停止在1990年的燃料消费水平上,更确切地说,今后十多年的
年能源消费量还要回到1990那年的水平。这样仍将使高消费国家领先其余国家相当一
段距离,而 “其余国家”是否被允许赶上高消费国家1990年的人均燃料消费和温室气
体排放水平,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很明显,一个实际问题是 “其余国家”拥有全世
界的大部分人口,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已经参与到全球化经济制度下的化
石燃料开发进程中,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将迅速提升。一些知名学者和政治家已经提
出,一个各国都能支持的气候制度必须按照人均排放权利标准为基础 (EcoEquity,
一个新的非政府组织,Baer,2000)。
虽然存在许多不确知的因素,但影响地球表面全球性变暖的各种地理性因素正逐
渐清晰,这要感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合作工作组 (the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支持下数百名气候学家的工作。这
一专门小组对区域影响定期作出报告。相当确定的是,那些最明确的气候变化影响因
素,如海平面升高等,将给低海拔地区和国家带来沉痛的代价,一些岛国和河口地区
将可能被永久淹没,上海就位列其中。但是更为微妙的影响,诸如干旱和洪水对粮食
生产和健康的影响,或极端气候事件的经济成本,都可能有同样的严重危害。社会公
平要求那些从气候变化中受益的人去帮助那些从中受害的人,这种帮助必须是长期的
和巨大的。如果实现了公平,缓解全球变暖的成本将大大超过预防的成本。
本文探讨了我们距离解决全球变暖还有多远的问题。我们选取经济领域的一个方
面--城市陆上交通进行研究,以两个城市作为实例。对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研讨
非常广泛,Whitelllegg(1993)和Nijkamp(1998)都讨论了交通行业对全球变暖、空气
污染、噪声和健康等造成影响的大量事实。这些分析的结论是,修建城市汽车道路来
满足出行需求,导致私人车辆使用的增加,并加大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许多例子中,
汽车专用路的建造给予小汽车拥有者以特权,对依赖公共交通的人造成了不公平。
Pol se和Stren (2000)所编辑的论文集中有文章指出,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è
无论是贫穷的或富裕的城市,道路建设压倒了其他所有的交通设施,在规划中占主导
地位,这种一致性令人谅讶,使城市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对着喧嚣的和令人无法接受
的影响。
本文讨论的两个城市都是在对市场自由化充满信心的政府管理下的,它们的政府
行为就象全球竞争市场中的公司企业。其中一个是澳大利亚维多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