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疾凯病概论
病 理 生 理 学 Pathophysiology 绪论(Introduction) 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病理生理学的地位 是一门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疾病概论(Genaral introduction of disease) 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基本病理过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 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注意: 1) 一种病理过程可存在于多种疾病中 如:脑膜炎、肺炎、阑尾炎----炎症 2)多种病理过程可同时存在于一种疾病中 如:大叶性肺炎--------炎症、发 热、缺氧、休克、DIC等 3)病理过程可以局部变化为主,也可以全身反应为主 局部水肿和炎症------------局部变化 发热、脱水、休克----------全身反应 4)临床诊断时可用疾病伴发病理过程,不可反之 如:风心病伴心衰 肺炎伴休克等 若疾病不清楚,仅看到病理过程,可暂时诊断为: 水肿原因待查 发热原因待查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 2.临床观察 3.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的分布和构成(年龄、性别、职业) 疾病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气候、地理环境) 技术手段: 各种经典功能测定、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器官培养、放射免疫、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探针、DNA凝胶电泳、原位杂交、 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 、基因(或蛋白)芯片等。 病理生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从细胞分子水平以及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建立揭示疾病本质及其发生发展机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为疾病防治开辟新思路和新方向。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19世纪 法国生理学家 Claude Bernard —— 实验病理学 1879年 俄国 —— 成立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世纪50年代 中国 东北 —— 成立教研室 开设课程 1980年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病理生理学会 1985年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疾病概论 病 例 患者,某某,男,24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伴气促4天急诊入院。4天前,因劳累后淋雨,次日突起寒战,高热,咳嗽,吸气时胸痛,咳铁锈色痰。BP110/60mmHg,P110次/ min, R36/min,T39.5℃。急性病容,神清合作,呼吸浅快,鼻翼煽动,两肺下闻及湿性罗音,腋区有摩擦音。 WBC21.6×109 , X片:两肺下叶致密阴影。 健康与疾病 亚健康 (sub-health) 定义: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孤独感。 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心理应激;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良等。 症状: 由疾病引起的并为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如疼痛、恶心等。 体征: 临床检查方法发现的疾病客观征象,如:心脏杂音、肺湿罗音、移动性浊音、颈V怒张等 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 原因 病因: 决定疾病的发生的特定因素 赋予疾病以特征和特异性 可受到其他因素(条件)的影响 1.生物性因素: 2. 理化性因素 (1)、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2)、化学性因素 可导致机体损伤或疾病的强酸、强碱、化学毒物以及动植物毒性物质。 化学因素致病的例子如一氧化碳中毒,Ccl4 损害肝细胞等。 化学因素的致病特点:(1)组织器官选择性(2)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一定作用(3)致病性受条件因素影响(4)潜伏期一般较短(慢性中毒除外) 3. 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 铁不足 ----缺铁性贫血 铁过多----肝纤维化 VitB12减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糖、脂肪和蛋白质缺乏----消瘦、营养不良症等 糖、脂肪和蛋白质过多---- 肥胖症 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