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挂轴裂纹形成原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吊挂轴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记录号:JS-AL-转动设备(轴和外壳)-107 吊挂轴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某吊挂轴用于某厂炼铁部高炉布料溜槽,已使用两年,表面出现严重裂纹。该吊挂轴在高炉的下 料斗装置附近工作,正常工作温度在 200~300℃左右,异常工作状态下温度可达 1000℃以上,并可能 接触到煤气和矿石(含有 Zn)等。通过材料化学成分分析、裂纹形态和断口分析以及剖面金相组织分 析。结果表明,吊挂轴裂纹是在异常高温和含硫氧化腐蚀环境下形成的,属于烧损失效,异常高温工作 中 是导致吊挂轴发生烧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吊挂轴;裂纹;高温;硫;腐蚀 材料种类/牌号:耐热钢/ 4Cr10Si2Mo 概述 国 来样吊挂轴,材料为 4Cr10Si2Mo,用于某厂炼铁部高炉布料溜槽,已使用两年。来样吊挂轴表面 出现严重裂纹。该吊挂轴在高炉的下料斗装置附近工作,正常工作温度在 200~300℃左右,异常工作 状态下温度可达 1000℃以上,并可能接触到煤气和矿石(含有 Zn)等。 应 对该吊挂轴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测试过程与结果 材料化学成分 急 在送检轴上取样分析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果见表 1。看出,送检失效吊挂轴材料中除硅含量低 于规范要求外,其它各元素含量仍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表 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和规定要求(Wt%) 分 元素 C Si Mn P S Cr 送检试样 0.42 1.47 0.38 0.022 0.005 9.65 0.35~ 1.90~ 9.00~ 4Cr10Si2Mo ≤0.70 ≤0.035 ≤0.030 0.45 2.60 析10.50 元素 Ni Mo Cu / / / 送检试样 0.12 0.85 0.11 / / / 网 0.70~ / / / 4Cr10Si2Mo ≤0.60 / 0.90 裂纹形态和断口宏观形貌 送检试样为从吊挂轴上横截面截取的一小段,如图 1 所示,试样表面呈蓝黑色,裂纹呈网状形态向 轴内部延伸,裂纹边缘圆钝粗大,口部张开,呈烧损特征。在横截面测量,裂纹向内延伸深度多在 16~ 40mm 左右,裂纹尖端亦较为圆钝。 线切割打开断口并清洗后,肉眼观察,断口表面局部区域与轴表面相似,呈深蓝色和蓝黑色。看出 裂纹面形成后受到高温氧化作用而使断口表面覆盖较厚的氧化层。 1 中 国 应 急 分 析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