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如何钓黄尾鱼,初夏钓黄尾鱼方法.docxVIP

初夏如何钓黄尾鱼,初夏钓黄尾鱼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夏如何钓黄尾鱼,初夏钓黄尾鱼方法 篇一:黄尾鲴鱼钓法几种经典战例 钓黄坂子(黄尾鲴鱼)技法交流,请大家讨论,谈谈心得! 黄尾鲴鱼,南北地方俗称黄尾鱼、黄姑子、黄梢等,属鲤科,鲴鱼鲴亚科。它的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 黄尾鲴鱼味鲜肉美,营养价值极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钩后冲击力大(一尾三两重的黄尾鲴在水底的冲劲有如一斤多的鲤鱼),给人以极佳的手感与强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广大钓鱼爱好者钟情的对象鱼之一。但垂钓黄尾鲴的难度较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我近两年来一直喜欢与黄尾鲴打交道,总结了不少实战经验,现特别献与同好之钓友。 一、黄尾鲴的习性 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这些年来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养殖塘里也能见到其踪影。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两年可长至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黄尾鲴食性杂,多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藻类等为食,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 虽说黄尾鲴一般在0℃-38℃水温下均能正常摄食、既适低温又耐高温,但它觅食欲望的强弱与季节、水温变化密不可分。南方有一句口头语----“麦子熟了,尾巴黄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成熟时,正是黄尾鲴为了产卵需要大量进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垂钓黄尾鲴的头个黄金季节,北方则因为气候上的差异会有所推迟。立秋后(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八九月),秋高气爽,氧分充足,水温适宜,已长得很肥硕的黄尾鲴为过冬,必须要补充营养,这时又是一个最佳垂钓时期。其实,夏天黄尾鲴也很活跃,但白天去钓,小杂鱼闹钩太凶,晚上出钓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二、黄尾鲴的钓法 南北地区休闲钓爱好者,多以手竿传统钓法钓取黄尾鲴,局限性较大;加之对黄尾鲴以下颌具角质边缘刮吸食物的独有习性鲜有了解,往往难有好收获。即便上鱼,大多也是钩子挂到的。使用手竿悬坠钓法就不同,因该钓法灵敏与稳定性兼备,可调性强,所以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钓取黄尾鲴的上佳利器。 1、钓位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钓位,对垂钓黄尾鲴来说非常关键。原则上应根据黄尾鲴的生活习性,选择黄泥坡、华尖、陡岩、深浅交汇及库内大弯处。不过,随季节的变化,钓位的选择也略有差异。每年清明节前,可找向阳、陡坡、水底有乱石杂物、水深1.8―3米且不太挂钩的地方。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深浅结合处、坡度较平缓等水深在1.2―1.5米的钓点下钩。初夏、秋季,阴天时钓浅;仲夏,晴天亦可钓深水。 2、钓具的配备 黄尾鲴虽然属中小型鱼类,但中钩的瞬间冲劲儿十足。竿子太硬,容易断线跑鱼;竿子较软,又不能轻易抄之入护。因此在钓竿选用方面,要结合鱼的大小和挣扎力定调性。通常 我钓150克以下的黄尾鲴,多选用三七调竿;对付200克以上的,常使用二八调竿。钓竿长短也要适宜。竿子太长会造成扬竿过迟,以我的经验;水浅、鱼小,用十二尺竿;水深、鱼大,用十五尺亦足够。钓线选择方面,主线要用质量比较好的,根据鱼情配置0.5---0.8号;子线也应使用结节力强、有一定伸缩性的优质线,以0.3---0.6号为主,长度12---18厘米为宜。钓线选择同样要视水温高低、鱼挣扎力大小进行更换,只要主、子线能承受住鱼的拉力即可。 鱼钩的选择方面,由于黄尾鲴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就饵表现轻微(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所以用钩不能大,1―3.5号袖钩比较适合它吸入口;双钩距正常在一到两个钩左右为宜,如果鱼的密度大、个体又小时钩距要适当加大,可以增加中双尾的机会。另外,所选鱼钩要具备一定的锋利度(刺鱼快)和坚韧性(要能抗住黄尾鲴的冲力),这样才能减少鱼脱钩。 浮标的选择,要依据天气的变化和鱼情的快慢而定;鱼摄食强烈时,选择标身适中、翻身快、稳定性强的2―3号硬尾标(11―13目)或软尾标;鱼开口小时最好选用细长身、短碳脚、细长硬尾的灵敏度较高的小号浮标,这样可以有效放大鱼咬钩的信号。 3、钓饵的调配 钓饵一直是众多钓友关心的话题,根据鱼的食性、季节、水温变化合理搭配鱼饵,是提高黄尾鲴钓获量的重要因素。黄尾鲴主要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为食,所以基础饵应以地方盛产的植物、作物本味香为主。在水温较低的季节,往饵料中添加50%左右的高动物蛋白腥饵,则具有较强的诱食力,实战钓效明显。气温、水温较高时,要降低饵料中的腥饵,加大超级诱等粗颗粒一类的成分。在鱼食欲弱时,可添加适量草梅香或是奶香的饵料,进一步调节诱食性,作用亦非常明显。除此之外,鱼饵的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是;搓饵要比重适中,柔软,便于鱼一吸进嘴;拉饵所拉出的饵球要圆而

文档评论(0)

180****59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