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十五章 分离机械与设备 定义:食品生产的分离操作是将不同物理、化学等属性的物质,根据其颗粒大小、相、密度、溶解性、沸点等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而将物质分开的一种操作过程。 混合物包括均相和非均相两大类,非均相混合物是由具有分界界面的两相所组成,而均相混合物则没有明显的界面。 发酵的产品经常要经过分离或净化才能进入下一程序;淀粉、结晶或杂质等固形物料从原料液中的分离;纯净水的制备;蛋白质的提纯以及提取天然有效成份等。要运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采用适当的分离机械与设备来加以操作,并在此过程中消耗一定的物料和能量。 第十五章 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十五章 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一节 离心分离原理及设备分类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二节 卧式螺旋离心机 第三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第三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一)过滤原理 1.过滤阻力和推动力 过滤的过程实际上是过滤的推动力克服过滤阻力的过程。在过滤的起始,过滤阻力只来自于过滤介质和支承物,随着过滤的进行,滤渣被截留形成滤渣层(滤饼),过滤阻力则由过滤介质阻力和滤饼阻力组成。过滤的推动力则是由滤饼和过滤介质所形成的过滤层两侧的压力差 。 一、过滤机械与设备的原理和特点 工业过滤压力差的来源有四种: (1)本身的液柱压力差一般不超过 5×104 N/m2; (2)在悬浮液表面加压一般不超过 5×105 N/m2; (3)在过滤介质下方抽真空通常不超过 8.5×104N/m2; (4)利用离心力。 第三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根据过滤推动力,可分别称为重力、加压、真空和离心过滤。 2.过滤操作的程序和分类 过滤操作分为过滤、滤饼洗涤、滤饼干燥、滤饼卸除四个阶段。 (1)过滤阶段过滤有两种方式,恒速和恒压过滤。 (2)滤饼洗涤其的在于回收有价值的滤液或纯的滤饼。 (3)滤饼干燥通过机械挤压、压缩空气挤压或通入热空气,以 尽量排除滤饼中残留的洗液。 (4)滤饼卸除将滤饼从滤布上卸下。 大多数间歇式过滤机都是在加压下操作,而几乎所有的连 续过滤机都是真空过滤机。 第四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第四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第四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二、过滤机械与设备的结构与应用硅藻土压力过滤机 硅藻土过滤机是以硅藻土为助滤剂的压力式过滤机,先 将2.5~3.0kg的硅藻土加入150~200kg澄清良好的液体中, 通过流体泵输入过滤机中,随着过滤的进行,助滤剂硅藻土 将在滤盘上涂布形成滤饼层,至预涂液达到澄清要求后,结 束预涂,泵入添加硅藻土的待滤液,进行正常的过滤操作。 该设备有很多优点,如性能稳定,适应性强,能用于很多液 体的过滤,过滤效率高,可获得很高的滤速和理想的澄清度 ,甚至很混浊的液体也能过滤,设备简单,且在操作良好的 情况下,还具有除菌的效果。 第三节 过滤机械与设备 第四节 膜分离设备 第四节 膜分离设备 1.膜分离的原理 反渗透和超滤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毛细流动-选择吸附机制”理论认为,水溶液与具有微孔的薄膜互相接触,由于膜的化学性质使它对水溶液中的溶质具有排斥作用,结果,靠近膜表面的浓度梯度急剧下降,在溶液——膜的界面上形成一层被吸附的纯水层。反渗透就是在压力存在下使水不断通过膜上的毛细孔渗出,溶质则被膜截留。 而“筛分”理论是把膜表面看成具有无数微孔,利用这些不同孔径的孔眼像筛子一样截留住分子直径相应大于它们的溶质和颗粒,从而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第四节 膜分离设备 通常对超滤机理的阐述有下述两种模型: (1)毛细流动模型溶质的脱除靠流过过滤或筛滤作用,半透膜阻止了大分子的通过,按这一模型建立的流动是毛细孔中的层流流动; (2)溶解扩散模型假定扩散质的分子,先溶解于膜的结构材料中,后经载体的扩散而传递。因为分子不同,溶解度和扩散度也就不同。 第四节 膜分离设备 2.膜分离的应用范围 膜分离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超纯水制备,废水处理过程以及食品工业中的牛奶、乳清蛋白、茶叶的浓缩和其他食品的精制、提纯与浓缩。此外,在染料工业、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上亦被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反渗透和超滤在医疗行业方面用于血过滤、人工血液的制造、人参蜂王浆处理、中草药制剂的精制、病菌、酶、病毒、核酸、蛋白质等生理活性物质的浓缩、分离、精制以及激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