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互动
(一)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把过时的清朝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了民
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
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邹容出版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陈天华出版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并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一)三民主义;(二)五权宪法学说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核心,是在现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既超越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宪政理论。它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宪政运动的基本标志,在中国现代宪政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欧美民主政治是孙中山倡导民权主义的思想基础。五权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基本态度。为了避免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他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同盟会成立后,1905年至1907年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思想论战,掀起了思想解放的又一次浪潮。
双方论战围绕着三个重大问题,即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必定亡国。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的大动乱。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唯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二)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武昌起义后,各省相继独立。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以克服独立各省各自为政、游勇散兵的状态。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各“独立”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