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便利店经营看便利店发展趋势
一、 便利店发展现状
在内地的很多城市,有不少人认为,便利店就是传统的粮油店、杂货店;有的人甚至认为,遍布城乡街区的小卖部,小食品店就是便利店;还有人认为,实行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的小超市就是便利店。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充其量就是商品品类减少、集中于食品与日用品的“小超市”、“小卖部”,没有“便利”可言。
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如7-11、可的、良友、快客等,不但具有距离近、营业时间长的特点,还有多种便利服务项目。便利店是一种运用超级市场销售方式和管理技术,以食品、饮料和服务产品为经营主要内容,用以满足顾客日常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小型商店。便利店除了销售商品之外,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提供便利服务。概括起来,便利店主要有代收服务、代售服务和自助服务三大类。
代收服务项目主要有:代收水费、电费、煤气费、保险费、学杂费、有线广播电视费,快递费、电信费、停车费、信用卡费、各种违规罚单;
代售服务项目主要有:代售各类报纸杂志、邮政品、各类票务、充值卡、电话卡、游戏卡、早点、快餐便当、预定牛奶、照片冲印、服装洗涤、福利彩票、非处方药。
自助服务项目主要有:热水服务、微波加热、雨伞租借、小件寄存、打气、复印、传真收发、ATM取款、邮政电话号码查询、投币电话、手机冲电、收发邮件、音乐(图片)下载等。
具备以上综合服务功能的便利店,目前在合肥还没有出现。据笔者观察,合肥的“苏果便利”是目前合肥市便利店的最高业态,具有部分便利服务项目,如代收公共事业费,代售各类报纸杂志、邮政品、充值卡、各类票务,公用电话、热水服务、微波加热、雨伞租借、小 件寄存、打气、复印、ATM取款、邮政电话号码查询等。
二、 影响便利店发展的主要问题
其实,便利店在内地很多很多城市都是处于萌芽状态,经过市场摸底发现,影响便利店业态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整体的商业环境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便利店发展的土壤,便利店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
一个城市的商业业态的多样性和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比如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商业业态就远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丰富,发展的程度也比中西部要高。上海不但有多家特大型的商业大鳄——购物中心,还有数目可观的大型超市,上海的便利店也是在全国发展最好的。
2005年2月,在全国购物中心建设初期,上海就成立了“上海购物中心协会”,首批会员有30多家。在2005年《中国购物中心前十强》排名中,上海的兴力达商业广场、正大广场就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六位。
全国乃至全球知名连锁企业已悉数落户上海。联华、华联、武商、农工商、万佳、物美,大润发、易初莲花、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买得等在上海竞争异常激烈。 “根据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的调查,2005年上海115家大卖场中有36家门店的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浦东联洋小区的家乐福店与易初莲花店、江湾镇的华联吉买盛店与乐购店,莲花路的大润发店与易买得店的距离更不足700米。到去年(2005年)为止,已在3个地区出现半径3.5公里范围内,集中了9家以上大卖场的局部地区饱和现象。家乐福沪上第2家分店造成方圆5公里之内,三家国有商业企业相继破产。”(《跨国零售巨头沪上肉搏》2006-05-15,《国际金融报》)
上海的便利店如可的、好德、良友金伴、快客等也发展的红红火火。上海可的经过13年的发展,采取直营、委托和特许加盟三种经营方式,旗下已经有19家子公司,有店面1200多家,分布在21个城市,2006年营业总额达到26.28亿元,实现自2001年以来连续第六年盈利。在2001成立的好德,当年就在上海开出150家店。上海良友金伴从2003年元旦正式运营以来,在上海的门店已经超过500家。
综合超市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消费者得有“站”的时间,如果时间来不及,没有几个消费者有耐心在大超市里,围着仓储式货架转悠上个把个小时,还买不全自己想买的商品;没有大把的时间,也就没有耐心在收款台前排长队。
购物中心提供的是“一门式”服务,私家车的拥有量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开设购物中心,开多大体量购物中心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消费者想享受这“一门式”的服务,就得先进“门”,如公交线路不能方便到达,又没有私家车,要享受购物中心“一门式”的服务,拎着大包小包挤公交车就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与综合超市和购物中心相比,便利店就像一个全能的社区保姆,提供的则是“一托式”或者称作“全托式”服务。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各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在便利店里得到满足,即使消费者的需求店面当下不能解决,消费者也可以委托便利店来帮助解决。如店内没有的商品,通过产品预购、送货上门和宅配等服务,便利店就能把顾客需要的商品,在顾客需要的时间内送到顾客手中。
对于国内商业而言,中小超市已趋于饱和,面临整合。综合超市处于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