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
基础模拟题七及答案(卷二)
1 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
b.教唆犯都是主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d.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一律不成立教唆犯
参考:a
2 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参考:ad
3 下列帮助、教唆行为中,能独立构成犯罪,不按共犯处理的有哪些?
a.协助他人实施组织卖淫犯罪
b.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
c.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d.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
参考:abcd
4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只要有人构成受贿罪,就有人构成行贿罪
b.只要是聚众犯罪,就有三人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属于教唆犯
d.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属于从犯
参考:abcd
5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 b.许某盗窃25000元
c.张某盗窃30000元 d.许某盗窃12500元
参考:bc
6 关于共犯和错误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共谋杀害丙,都开枪向丙射击。甲打中了丙身边的狗(狗的价值数额较大),乙什么也没有打中。甲、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于过失毁坏财物不可罚,因而不成立毁坏财物罪。
b.甲教唆乙杀死隐藏在草丛中的丙,乙开枪射击,但实际上是丙饲养的狗。甲与乙都无罪。
c.甲教唆乙“杀死那条狗”,乙开枪射击此狗,没有瞄准,打死了一儿童。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甲无罪。
d.甲教唆乙伤害a,乙却杀死了a.甲乙两人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甲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责任,乙成立故意杀人罪。
:abcd
7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共犯的脱离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帮助犯要成立中止,必须在既遂前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所有作用和影响。甲、乙共某盗窃汽车,甲为乙提供了盗车所需钥匙这一帮助行为,后来甲尽管向表达了要退出犯罪的意思,并找乙还回钥匙,但甲却允许乙配置了一把钥匙,表明甲根本没有消除自己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成立犯罪中止。所以,当乙着手实施盗窃的实行行为,则意味着甲、乙两人都已经“着手”;当乙盗窃汽车,则甲、乙都是盗窃罪既遂的共犯。d选项正确,abc三选项错误。
参考:d
8 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共谋杀害丙,都开枪向丙射击。甲打中了丙身边的狗(狗的价值数额较大),乙什么也没有打中。甲、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于过失毁坏财物不可罚,因而不成立毁坏财物罪。
b.甲以揭发乙的贪污、受贿事实相要挟,迫使乙对丙实施伤害行为;乙为了逃避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而对丙实施了伤害行为。甲成立间接正犯。
c.我国刑法中,教唆犯、实行犯和帮助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都可以成立主犯、从犯或者胁从犯。
d.甲教唆乙伤害a,乙却杀死了a.甲乙两人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甲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责任,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参考:ad
9 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岁的罗某为某村村民,多年来一直梦想着发横财。迷信的他请一个算命先生为其指点发财途径,算命先生告诉他:“要想富,就去盗。”罗均对此深信不疑,但想到一个人盗窃不易得手,就力邀朋友杨卫、彭蜀一起“发财”,3人频频作案10余次,涉案金额数万元。算命先生构成教唆犯。
b.甲绑架了乙的婴儿,并向乙勒索财物。但由于该婴儿哭声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