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好震、泥石流与滑坡.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的地好震、泥石流与滑坡

* * 双城市兆麟中学梁玉英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受伤人数374072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资料: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次,共有3次。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 ?频率高,强度大 资料: 我国的深、中源地震仅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分布最广、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地质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震源浅,危害大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 ?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3、我国地震的分布 阿尔泰地震带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地震带 祁连山地震带 红河地震带 台湾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河北平原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 秦岭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比记忆力:指图说出我国有哪些省属于地震多发区 合作探究: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组:在单元楼内 B组:在室外 C组:在教室里上课 D组:在电影院看电影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一)泥石流 1、形成原因: ?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2)人类活动: (沟谷) (1)自然原因: ?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和植被的破坏 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102°E 以西的高原 冰川泥石流: 2、分类 暴雨泥石流: 3、分布 燕山 太行山 龙门山 邛崃山 大凉山 乌蒙山 合作探究:右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你正好位于O点,则你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二)滑坡 1、形成原因: ?地形:山区地形坡度较大 ?岩石:破碎,结构松散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 (2)人类活动: ?水文:地下水活动、河流的冲刷 (陡坡) (1)自然原因: ?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植被的破坏 ?人工爆破 合作探究:下列原因容易诱发滑坡,请你说出这是为什么? 1、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 2、依山建房 3、岩石上部透水,下部不透水 4、土体中存在断层 5、长时间暴雨 2、分布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一)成因上的关联性 位于板块交界处 我国川、滇、黔地区多地质灾害 地壳活动强烈 多地震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滑坡、泥石流多发 季风气候暴雨集中 地势起伏大 (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加大 泥石流 滑坡 地下核试验 地震 大规模工程活动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我国的地震灾害 基本特点 多发的原因 分布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形成原因 分布 我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成因上的关联性 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文档评论(0)

180****5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