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资源法教程(第二版)-第7章敏环境污染防治法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概述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节 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七节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八节 其他污染防治法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第一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概述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一般认为,环境污染是指环境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致使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发生变化,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而影响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防治环境污染一般是指《环境保护法》第24条所规定的 “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分别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和“水污染”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性规定。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与其他不法侵害相比,环境污染具有如下特点: (1) 环境污染是人类正常活动的有害副作用; (2) 环境污染既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污染,也以环境为媒介对不特定人体造成危害; (3) 环境污染具有综合性和积累性; (4) 环境污染往往同时侵害多种权益; (5) 环境污染危及的范围广; (6) 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往往难以发现和治疗。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二)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象和重点 我国“九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重点是“三河”、“三湖”和“二区”,即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及酸雨区和二氧化硫严重污染区。 “十五”期间,污染治理的重点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继续抓好‘三河三湖’、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北京市、渤海、三峡库区、南水北调等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污染防治”。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包括: 推进“三河三湖”、松花江水污染治理,抓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黄河小浪底库区及上游的水污染治理 加强长江中下游、珠江及重要界河的水污染防治 以火电厂建设脱硫设施为重点,确保完成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 以颗粒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3个城市为环境保护重点城市 提高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管护能力等 第一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概述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除第四、五、六章论及的环境资源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外,《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还规定了一些具体制度,如限期治理制度、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等。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一)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制度 该项制度指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限期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也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的法律规定。 这是由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该项法律制度先由1995年发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作出规定,然后在新颁布的其他污染防治法律中也都作出了规定。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该项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者,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的法律规定。 该项制度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全面掌握辖区内的排污情况,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发布环境状况公报提供了事实依据,还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等制度打下基础。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三)现场检查制度 指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包括个人)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的法律规定。 现场检查是法律赋予有关行政部门的权力,各个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现场检查权。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 一、概述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 水防治污染法 一、概述 一、概述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校--以老带新”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2《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专题PPT.ppt VIP
-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ppt VIP
- 医美整形线上平台留客升单策略.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动态平衡问题处理方法.pdf VIP
- 一种可实时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 VIP
-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考试学习资料.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VIP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模板或IATF16949质量管理手册.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