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古籍版类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古籍版类型

雕版印刷古籍版本类型   以1911年为限,凡以前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通称为古籍。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雕版印刷古籍版本类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以刊刻性质区分的版本   原刻本 ?初次刻印的图书版本(书本)。又称始刻本、初刻本,或称祖本,均相对后刻的“重刻本”而言。原刻本在内容、字体、版式、纸张和装订等方面都较近乎原著,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物价值,历来受人重视。   重刻本 ?据原刻本重新刻印的书本。亦称翻刻本。它又可分为两类:①仿刻本、覆刻本、影刻本。仿刻本除了字体稍异外,其版式行款、正文序跋等均与原刻本一样。覆刻本或影刻本都是依原书(或手稿)摹刻,行格字体一如原书,几难分别。覆刻宋元刻本的重刻本,通常称为覆宋本、覆元本。清代影刻宋元本的风气很盛,清末西方影印技术传入后,又有据原书照相刻印的方法,尤能传真。据活字印本影刻的书本,又称影刻活字本。②增刻本、删刻本。这类重刻本,对原刻本或加校订,或添评注,或改变版式行款,或对原刻本内容作增补或删节。   旧刻本 ?刻印时代较早的书本。有时专指宋元刻本,有时指刊刻时代难详的明清刻本。   精刻本 ?精工缮写而刊刻的书本。宋元时代刻书,常由书法名手写样,刻工技艺亦精熟,并在书版上留有姓名。字体美观,纸墨精良。精刻本有时也指内容或校注精良的刻本。   修补本 用修补后的旧刻版重印的书本。又称重修本、递修本。修补本和翻刻本不同,仅修刻、补刻旧版中的部分版片。屡经修补的旧版,补刻版片越多,离原刻面貌越远。历经宋元明三朝修补刻印的书本 ,旧称“三朝本”。明清时各地纂修方志,往往修补前志旧版,增刻新志,一同印行,因此又有续修本、增修本的名称。   附刻本 附刻于他书卷后的短篇著作。附刻本的作者和前书非一人,因篇幅短小,不易单刻,故附他书以传世。如清焦循《雕菰楼集》后附刻焦延琥《蜜梅花馆文录》、《诗录》等。   合刻本 将两种相关著作合刻的本子。合刻本的作者往往非一人,合刻的著作则多为同类内容,篇幅相当,彼此间无主次之分,如明万历间赵用贤所刻《管韩合刻》等。   二、以刊刻内容区分的版本   白文本 儒家经典正文的单刻本。相对注疏本而言。自五代国子监刻《十二经》,后世经文多和注、疏合刻,沿为惯例,但仅刻正文的白文本仍然存在,如宋刻递修的巾箱本《八经》,明末锡山秦氏求古斋所刻《九经》等。   注疏本 儒家经典正文和注、疏的合刻本。最初分为单注本和单疏本,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周易注疏》等,是现存最早的注疏合刻本。   评注本 正文和评注的合刻本。合刻正文和注解、评语,是宋代建阳坊刻的特色,影响后世,明代发展尤盛。汇集诸家评注的合刻本,又称汇注本、汇评本。   足本、节本 内容完整的刻本称为足本,又称全本。书坊刻本多喜于书名前冠足本、全本字样,以示内容未经删削。经删节的刻本称节本,多出自历代书坊刻印,有意节取原著,以求速成图利。节本和藏书家所称”残本”意义不同。   选本 ?汇选一人或多人同类作品的刻本。选本多见于集部诗文、子部医学等类著作。有价值的选本,往往保留了已经缺佚的著作。   藏经本 ?历代佛家经典的合刻本。又指《大藏经》中的单种佛经。佛家经典合刻,始于北宋《开宝藏》,历宋元明清,各代均曾辑刻,卷帙浩瀚,工程巨大,影响深远。   道藏本 ?历代道家经典的合刻本。又指《道藏》中的单种著作。道家经典合刻,始于北宋《万寿道藏》,金、蒙古时期续修。现存传本,有明刻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三、以刊刻时代区分的版本   唐五代刻本 唐代中晚期至五代时期的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术已在民间流行,印刷品流传至今的有咸通九年(868)所刻的《金刚经》。五代时期据《开成石经》所刻的《十二经》,是最早刻印的儒家经典,标志着刻书事业由民间发展至官办。   北宋刻本 北宋官方刻书事业兴盛,国子监重刻、新刻了大量经典注疏和其他书籍,并准许民间据监本刻书,刻书中心在四川、浙江等地。现存北宋刻本, 有《开宝藏》残卷,钱俶刻《陀罗尼经》,十行本《史记》、《汉书》,十四行本《新唐书》等。   南宋刻本 南宋时官、私、坊刻书活动均极盛行,刻书事业遍及四川、浙江、福建地区,其中尤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和邻近地区刻书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现存宋代刻本,大多为南宋刻本。刻本多用蝴蝶装。   辽刻本 辽代 (9~11世纪)河北、山西地区的刻本。辽刻本字体版式均受北宋刻本影响,《契丹藏》的刊刻和《开宝藏》几乎同时,官、私、坊刻均已存在。辽刻本因契丹书禁甚严,较少流传,现存有1974年发现的《契丹藏》经卷等60余件印刷品。   金刻本 金代(12~13世纪)北方地区的刻本。金刻本在版式、字体、纸张、装订等方面都接近北宋监刻本,刻书活动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地区)为中心,设有经籍所刻印经籍。现存金刻本中官、私、坊刻本均有, 以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