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枢神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全身麻醉药 鎮静药和安定药 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麻醉 Anesthesia 即感觉消失,亦即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使病 人整个机体或机体某一部分暂时丧失对疼痛的感 觉,称为麻醉。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麻醉药的历史 我国有关麻醉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 《列 子》 汉代名医华佗用 “麻沸散”麻醉 —— 《后汉 书 华佗列传》 西欧:乙醇、罂粟、曼陀罗、曼德拉草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麻醉药的历史 • 1846年乙醚麻醉成功 ——揭开近代麻醉学序幕 • 可卡因(1884)是最早用于临床麻醉的局部麻醉 药 • 普鲁卡因的合成(1905)——奠定了局部麻醉药 的基础。 • 水合氯醛(1872年)——开启静脉麻醉药的先河 • 筒箭毒碱(1935年)作为肌松药用于临床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麻醉药的历史 近50年来,麻醉药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吸入麻醉药:氟烷(1956)用于临床,随后 氟化 麻醉药相继问世——吸入麻醉药的主流; • 静脉麻醉药:丙泮尼地(1956)→羟丁酸钠(1956) →氯胺酮(1962) →依托咪酯(1972)→丙泊酚 (1977); • 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1905)→丁卡因(1930) →利多卡因(1944)→布比卡因(1960)→罗哌卡 因(1988) • 肌松药:琥珀胆碱(1951) →泮库溴铵、阿曲库 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米库溴铵——肌松药的 主角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全身麻醉 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经血液 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全 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 肉松弛,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麻醉分期 以意识、感觉、呼吸次数与深浅、血压高低、 脉搏次数与性质、瞳孔大小、角膜反射有无、 骨骼肌张力变化等指标,作为判断各期的指征。 掌握麻醉分期十分重要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麻醉分期 第一期:镇痛期(随意运动期) 指从麻醉给药开始,至意识消失为止。此期主要 是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大脑皮层受抑制。痛 觉→触觉→听觉→依次消失,角膜、眼睑、皮肤、 吞咽与咳嗽等反射均存在。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二期:兴奋期(不随意运动期) 指从意识丧失开始,此期大脑皮层功能抑制加 深,使皮层下中枢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与调节, 动物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