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越过了困难》作文指导
【设计说明】
习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审题难度不大,学生难免轻视对“困难”一词的解读,随意地写学会了做某事或完成了某任务。
思维不开阔,选材局限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千篇一律。
文章平铺直叙,乏味,无法牵动人心,不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针对以上问题,拟解决的办法:
习作前,贯穿于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搜集名人奋斗成才的故事,摘录、积累此类名言、警句和短文。体验感悟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如何在困境中搏击的道理,了解伟人、英雄身临困境时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思考:我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面对的?(在写作时这些内容也可以入文,提高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
不善于全面思考是学生的通病,而绝大多数学生未曾遭遇过重大人生磨难也是客观现实,学生如何做才能避免选材雷同呢?第一,启发学生拓宽思维,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多角度地挖掘可以入文的素材,再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有较大影响或特殊意义的材料。第二,困难与否在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感受,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对难易程度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能够写出为什么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困难的,写出自身对困难的独特感受也不失为避免作文“千人一面”的好办法。
“我越过了困难”本身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可为什么学生一写就不动人了呢?指导学生习作时关注以下两方面,可以避免文章平淡无奇增强感染力。一,困难之艰巨;二,越过之不易。假如写作中强化了这两点,文章势必波澜起伏而耐读一些。
【教学目标】
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挖掘可以入文的素材,选取具有特殊意义或较大影响的材料写。
尝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如:衬托、描写等)对“困难”进行充分展现,对如何“越过”进行细致刻画。
理解勇敢正视困难、积极迎接挑战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学习了“为生命喝彩”单元的课文,搜集了许多名人奋斗成才的故事,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谈感受。
出示作文题:《我越过了困难》,指导朗读题目。
学生交流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重音:我越过了困难
从感性上体会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哪怕是我们公认的伟人也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中成长的道理。把挫折视作垫脚石,越过困难,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通过朗读强化感悟。
二、 选材指导
1、困难: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词典解释)。想想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易解决的问题和障碍?
2、克服了哪一个困难最值得你为自己喝彩?
1、回忆、罗列
(附表1)
2、从众多材料中比较筛选出对自己影响较大意义较深的来。
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自己平时遇到过哪些方面的困难
三、 构思指导
1、回顾课文,找找课文里是怎样表现“越过困难”的?
2、思考:“我”越过的困难究竟难在哪?“我”是怎样越过的?
1、文中摘录,口头完成表格
(附表2——5)
自己填写表格
(附表6)
学习借鉴课文中的表现手法,习作时学会充分展示困难之艰巨,突出越过困难不容易,以此增强文章表现力。
四、 写作实践
1、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表格,进行点评
2、展示作家叶永烈的《必须跨过这道坎》(附7)
1、修改完善表格内容
2、欣赏佳作
佳段展示,便于学生取长补短互助提高
【附】
表1
学习方面: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体育成绩不佳,长跑不及格等
能力方面: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连简单的家务也不会做;班干部工作能力不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同学的理解支持等
性格方面:个性懦弱,胆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面对不良少年的欺负忍气吞声;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被人误解等
心理方面:因肥胖、口吃、长相不佳而自卑;容易沾沾自喜等
行为、习惯方面:网瘾;懒惰;自制力差等
家庭、社会生活方面:家境困难导致自己学习环境和条件不佳;学游泳、书法、乐器等进展不大,灰心沮丧等
……
表2——5
课文
困难之艰巨(怎样的困难)
越过之不易(如何越过)
一千张糖纸
第五节:一定要透明玻璃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皱褶。
第六节: 2000张糖纸,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八节:衣兜里并不是随时有糖的,糖纸——特别是高档奶糖的玻璃糖纸也不是到处可见。
——细节描写
第八节:我和世香先是把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块高级奶糖,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糖纸总算到手了呀;我们走街窜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我们会追随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们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了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或是“上海太妃”,或是“奶油咖啡”;我们还曾经参加世香一个亲戚的婚礼,婚礼上那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