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2050-2011-玉米霜霉病菌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pdfVIP

《NYT2050-2011-玉米霜霉病菌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fJ B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050—2011 玉米霜霉病菌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ronosclerospora spp. 2011-09-01 发布 2011-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050—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2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祥、王凯学、覃贵亮、吴志红、邓铁军、李潇楠、李菁、沈昆、朱莉。 Ⅰ NY/T 2050—2011 玉米霜霉病菌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霜霉病菌的现场检验及室内鉴定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上玉米霜霉病菌的检疫检测与鉴定。 2 原理 玉米霜霉病主要由玉蜀黍霜指霉(Peronosclerospora maydis )、高梁霜指霉(Psorghi )、菲律宾霜 指霉(P. philippinensis)和甘蔗霜指霉(P .sacchari )引起,该类菌(以下简称玉米霜霉病菌Peronoscle- rospora spp. )属于卵菌纲(Oomycetes),指梗霉目(Sclerosporales),指梗霉科(Sclerosporaceae),霜指霉属 (Peronosclerospora) 。该病菌都是专性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参见附录 A) ,可侵染玉米的叶片和茎秆造成 系统和局部症状。这 4 种病菌引起的玉米霜霉病有明显的症状,病原菌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用特异引 物对病菌 DNA 进行 PCR 扩增时可获得特异的 DNA 片段。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性以及 PCR 特 异反应特征是鉴定玉米霜霉病菌的主要依据。 3 试剂与材料 棉蓝乳酚油、吐温- 20、乙醇、11.5%NaOH、0.015%Trypane Blue、乳酸、甘油、10 倍 PCR 缓冲液、 玉米霜霉病菌 DNA 的特异性引物、dNTP、Taq 酶、5 倍 TBE 电泳缓冲液、琼脂糖凝胶(0.8%)、吸水纸、 无菌水、蒸馏水,1 000 bp DNA ladder 等。 4 仪器及用具 盖玻片、载玻片、生物显微镜、高速台式离心机、PCR 扩增仪、天平、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水平 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PCR 反应管、微量移液器、移液器、解剖刀、培养皿、烧杯、漏斗、镊子、分 样筛(5 mm、4 mm 、3 mm)、吸管等。 5 现场检测 5.1 产地检测 在寄主大田作物生长期逐行进行田间症状目测踏查。按要求采集有典型症状和疑似症状的玉米霜霉 病样本进行室内检验鉴定。玉米霜霉病典型症状参见附录 B 。 5.2 调运检测 现场核实货物有关单证,核实产地。重点检查来自玉米霜霉病菌发生区的其寄主种子或原粮中是 否夹带玉米、高粱、甘蔗等叶片病残体,是否夹带颖壳的高粱种子;带玉米、高梁植株残体的包装、铺垫材 料,以及甘蔗插条和其他玉米霜霉病菌寄主种苗叶片是否有可疑病斑,将检获物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检 验。 6 室内检测 6.1 寄主叶片等病残体检测 6.1.1 直接镜检检测 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