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都市地质概况.doc
江都市地质概况
江都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东侧。地处东经119°27′03″—119°54′23″,北纬32°17′51″—32°48′00″。东接泰州市,南临长江,西邻扬州市,北连高邮市。全市南北长55.75公里,东西宽42.76公里,面积1132.54平方公里,人口107万。
一、地形地貌
(1)地形特征
江都市地形地貌为江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中部较高、南北两侧较低。以新通扬运河为界,南北不尽相同。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北岸,高沙平原,地面高程4.5—6.5米,南境沿长江一带为圩区,地面高程2.2—4米。北部地处古泻湖堆积平原沼泽洼地的里下河地区,地势较低洼,地面高程1.8—3.5米。
(2)地貌成因类型
①地貌成因类型—堆积地貌。
②地貌类型—新通扬运河以南为长江三角洲高沙平原和新三角洲平原与洲地。新通扬运河以北为古泻湖浅洼平原、微斜水网平原。
③组成物时代—第四系全新统(Q4)
④地貌形态特征:新通扬运河以南为长江所带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宽阔平坦,微向下游倾斜。其中高沙平原以粘性土为主,亚砂土、粉砂次之,地面高程5—8米。局部地区夹有泥炭。新通扬运河以北为古泻湖退却和人为改造而成,地势平坦,芦苇丛生,水系发育,湖沼密布,岩相变化复杂,组成物以淤质亚粘土为主,富含植物根茎。
二、地层
本市范围内钻井已揭露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第三系、下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寒武系、奥陶系。
(一)新生界
1、第四系(Q)
全新统如东组(Q4)
岩性:早期以淤质亚粘土为主,含海相化石,属河口相,气候湿凉略干;中期以黑色粉细砂为主,含丰富海相化石,为浅海相,气候湿热—温和。晚期: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粉砂,有孔虫化石丰富,气候温暖,本组厚度10—60米。
江都全新统地层:以粘土为主,亚粘土、粉砂次之,属三角洲平原相,厚5—10米。
上更新统(Q3)
可划分为二个组4个层段,为海陆交互相,岩性分为二大沉积旋回。
昆山组(Q 13? ?):下部灰、灰黄色含砾粗砂细砂;上部灰色,深灰色粉细砂,含有腐植质及螺壳、贝壳化石。孢粉组合:枫香、麻栎、青刚栎、水龙骨,反映暖湿气候。含毕克卷转虫、奈良小上口虫等,为河口微体化石群,属本区第三次海侵,范围广泛。
鬲湖组(Q 2?????? 3??? ??????????????):下段以青灰、灰绿色、灰黄色亚粘土为主,属陆相;中段以灰、深灰、灰黄粉砂、淤质亚粘土为主,属海相沉积;上段灰黄、青灰、深绿色亚粘土,属陆相。本组相当大理冰期沉积,气候呈冷—暖—冷变化。本统顶板埋深10—60米,厚度15—70米。
江都上更新统地层:Q 13? ?以粉细砂、中粗砂为主,砂层向西北解逐渐尖灭,为长江古河床边缘相,顶板30—40米,厚20—40米。Q 2?????? 3??? ???????????????以粘性土为主,顶板5—19米,厚17—35米,为河漫滩相。
中更新统启东组(Q2)
本组可分为两个沉积亚旋回:
下段(Q12 ):岩性下部为灰色、灰白色、灰黄色细砂、中砂、含砾中砂;上部为灰、灰绿色亚粘土含铁锰及钙结核。孢粉组合:麻栎、青刚栎、榆、槐叶蕨,为温暖湿润气候环境。
上段(Q22?????????????????????????????? ?):岩性下部灰色、灰白色细砂、粉砂,偶夹含砾中粗砂;上部为青灰色、灰黄色、灰褐色、棕黄色亚粘土,含铁锰结核。孢粉组合:松、柏、含有云杉、冷杉,反映针叶林—草源植被,气候凉干。
江都地区中更新统地层:下段(Q12 )岩性以细砂、中粗砂为主,顶板80—90米,厚20—25米。上段(Q22??????????????????????????????? ?)以粘性土为主,顶板一般50—70米,局部77米。本组地层为长江古河床相和漫滩相。
下更新统海门组(Q1)
为第Ⅰ沉积旋回,自下而上由粗—细变化,可划分为三个亚旋回。
(1)下段(Q11 ):底部为灰白色、灰绿色含砾中粗砂;中部灰色、灰黄色粉细砂;顶部灰黄夹青灰色亚粘土,含铁锰结构及钙质斑块。为河床—河漫滩相。孢粉组合:云杉、松、菊科、禾本科,反映针叶林草植被环境,气候寒冷。
(2)中段(Q21 ):以砂性土为主,下部灰黄色粗砂砾石,中部灰黄、灰白色细砂为主,上部薄层粉砂。为河床—河口相。孢粉组合:栗、栎、枫香、水龙风、水蕨,反映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气候温暖湿润。
(3)上段(Q31 ):以粘性土为主。岩性棕黄色、灰绿色亚粘土、粘土,为河漫滩相。孢粉组合:松、冷杉、云杉、桦,反映冷湿气候。
下更新统顶板埋深120—220米,厚度30—100米。在河口地区中段(Q21 )地层中已发现有孔虫,显示第四纪最早一次海侵已抵达三角洲河口。
江都地处三角洲顶端,第四纪沉积以陆相为主,受海水入侵较少,海相地层不发育。第四系沉积以单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