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师大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春江花月夜》同步训练.docVIP

2016北师大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春江花月夜》同步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这段诗歌,完成1~4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中主要描写了春、江、花、月、夜共五种景物。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的“望相似”而来,自然地把笔触由上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下文的人生图像,引出下面的男女相思离愁别恨的描写。 3.皎洁的月色引发了诗人怎样的联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发了作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遐想,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4.诗歌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歌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刘希夷所表达的是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的感慨,无奈、伤感之情浓厚。 二、语言运用 5.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字词)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形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 (2)她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3)人们把她看做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之情。 6.(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干中“三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的要求。 答案:(示例)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碣石 竭力 偈子 谒见 B.穿梭 逡巡 竣工 疏浚 C.浦口 逮捕 哺育 黄埔 D.角色 角力 口角 角逐 解析:选D。D项,全部读“jué”;A项,jié/jié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