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六、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对社会中、现实中自然发生的,未经人工操作、未有人的意图介入的状况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自然观察法中包括三种方法: 第一,记录法。记录的既可以是不加解释、忠于事实的行为描写,也可以是描写重点的、插曲性的事件。记录所使用的工具除了笔以外,还可以用摄影机、录音机和照相机。 第二,对照、核查法。如行为检查法(Check List)。 第三,评定法。 实验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是以特定的人工操作设置特定的环境,使行为重复出现进行观察的方法。 * ( 二)面接(Interview ) 面接,也称为面谈,是应用于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技术,由于其具有很高的难度,在国外被称为是心理咨询中“最高的技术”。 (三)问卷法(Questionnaire) 问卷法可用三种方式进行:口头回答、笔答和集体调查法。回答问题的方法可以是自由回答法,如“你的烦恼是___,对回答内容与字数都没有限制;或是限制回答法,即将答案编为多项选择(A、B、C、D……)或者是二项选择(是与否、对与错)。 * (四)作品法(Sample of Works) 作品法是让心理患者通过日记、作文、自叙文或象征作品(绘画、雕刻、手工艺品、诗歌)自由表现其思想、倾向、性格、情感发展等内容。日本的箱庭疗法就是一种通过象征手段来表现内心世界活动的艺术疗法。 (五)案例讨论法(或为案例研究法, Case Study) 案例讨论法指几个地区或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集中起来开讨论会。其中一人举出某个案例,大家一起探讨此个体问题出现的原因、客观环境、处理治疗方法。 * 七、学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 这一学科体系中牵涉到多种理论概念、教育模式,以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础理论支柱。 图1—1学校心理学的三个理论支柱 * (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 “三层次介入”理论 图1-2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 * 表 1—— 3 三个层次介入的作用与主要内容 * 八、 学校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学校心理学的功能 1、学校心理学的创设,为学校解决教育实践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 2、学校心理学具有体现在心理上的教育功能。 3、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功能。 * (二)学校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建立和发展学校心理学,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二,建立和发展学校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实践的需要。 第三,建立和发展学校心理学,是我国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的需要。 * 九、 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 (一)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二)心理辅导和咨询中人生哲学的原理 (三)个别咨询与集体辅导的原理 (四)教育性与人性的原理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 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意义 (一)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减少 不适应行为和心理问题的需要 新的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只有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 灰 色 理 论 白 黑 浅 灰 深灰 人员 服务人员 心理咨询 心理医师 精神病医生 服务模式 心理咨询模式 临医心理学模式 医学 健康人格 心理冲突 变态人格 精神病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 英、美、日等国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与障碍的发生率多在15%-26%之间。 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有许多调查: 1983年,有学者(骆伯巍,陈家麟)对江苏浙江两省的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城市学生为18.77%,农村学生为14.22%。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 1990年,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雪荣等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儿童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各种心理问题达38种,患病率14.9%,其中城市14.2%,农村为16.1%,男性18.5%,女性10.8%。 1992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我国22个省市的24013名4~16岁城市儿童进行研究,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标准差为2.2%)。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对当前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