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蒙牛乳业私柚募权益融资案例+v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2蒙牛乳业私柚募权益融资案例v2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马忠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分析 PAGE \* MERGEFORMAT 16 MPAcc《公司治理》课程 案例--2 任课教师 马忠 授课日期: 2009年 3 月 4 日-6日 引例 在蒙牛集团迅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它在市场销售、企业管理、财务监控、技术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外,与国际私募资本联姻,也为它获得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2002年经过七八个月的接触、讨论和一次又一次的谈判,蒙牛最后选定了三家私募权益基金(Private Equity)机构:摩根士坦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著名国际投资银行,是“蒙牛”上市的全球联席经办人和副保荐人,通过在开曼设立MS Diary Holdings(摩根乳业控股)对“蒙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著名国际投资银行,是“蒙牛”上市的全球联席经办人和副保荐人,通过在开曼设立MS Diary Holdings(摩根乳业控股)对“蒙牛”投资。 鼎晖:China Diamond Holdings Ltd.,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直接投资部,后独立发展成为一家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在开曼设立CDH China Fund , L.P.对“蒙牛”进行上市前投资。 英联投资:CCP,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商联保险(CGU)和英国联邦投资集团(CDC)共同设立的投资基金,通过在毛里求斯设立CGU-CDC China Investment company, Ltd.对“蒙牛”进行上市前投资。 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曾说,“我们资本线路走了其他企业曾经想也不敢想的道路。”。中国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和创投活动,融资渠道的缺乏导致其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瓶颈。截止2007年底,我国主板上市公司超过154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仅200余家 资料来源:2007年12月27 资料来源:2007年12月27日证券时报。 蒙牛的私募融资经历能否带给尚处于融资困境中的企业带来些启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蒙牛当初为什么选择引入国际私募权益资本?蒙牛与国际私募投资者们采取了什么样的融资设计?蒙牛和摩根等国际私募投资机构从中都收获了什么?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PE)融资分析 本文的部分内容根据《摩根精湛财技狩猎蒙牛》一文整理,作者:王吉舟,《新财富》2005年45期。 1. 案例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牛奶占有量较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年牛奶占有量为102公斤,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牛奶300公斤,发展中国家为30公斤,而我国人均牛奶消费仅25公斤。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乳品行业研究报告 世界人均年牛奶占有量为102公斤,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牛奶300公斤,发展中国家为30公斤,而我国人均牛奶消费仅25公斤。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乳品行业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蒙牛乳业招股书,参见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 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乳制品行业无疑是私募资本的首选对象,而蒙牛集团则是这个行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1999年1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几个原“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元。8月,“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股份”)宣告成立。从1999到2002年短短的3年时间内,它的总资产从1000多万元增长到近10亿元,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0多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的排名,从第1116位上升到第4位,并且以1947.31%的成长速度获得 《当代经理人》2002年中国成长企业百强第一名。 但是此时的蒙牛集团资金来源非常有限,资金的制约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蒙牛迫切的需要突破融资瓶颈。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的出现,使蒙牛股份走上了一条迥异于同类的发展道路。在经过双方博弈和复杂的股权设计之后,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给蒙牛带来了急需的资金,但同时带给蒙牛的还有业绩的压力。所幸的是,蒙牛每次都提前完成了业绩增长要求,但无疑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也凸显了私募投资者逐利的本质。 2. 蒙牛融资需求及方式选择分析 蒙牛刚成立时,它的竞争对手“伊利”,在主板上市已经3年,当年销售额高达11.5亿元,而此时的“蒙牛”仍租用民房办公。不过,蒙牛的发起者借助出售持有的“伊利”原始股,为“蒙牛” 提供了起飞急需的资本。随着业务的发展,蒙牛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在获得私募融资之前,蒙牛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支撑企业的发展呢?下面通过现金流量表(见表1)进行简单的分析。 表1 蒙牛集团2001—2003年现金流量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 5206.8 14419.2 35427.9 筹资活动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