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株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应用化学专业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两株溶藻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摘 要
伴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导致了蓝藻水华的不断爆发,这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都产生了影响,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这些蓝藻水华中的优势种 群一般都是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主,因此本文以铜绿微囊藻为指 示藻,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筛选出了两株溶藻菌,并且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 的溶藻机理,通过16S rDNA分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了种属的鉴定。
首先从芦苇实验池塘中,分离得到了两株具有明显溶藻效果的溶藻菌,一株为溶藻 细菌,命名为SS;另外一株为溶藻真菌,命名为CH.P。将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并通过相似性对比,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由此可以知道溶藻细菌SS 为节杆菌属,溶藻真菌CH.P为青霉属。SS和CH.P在Genbank中Accession Number
为NR-_026234和AF548087。
其次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结果表明,6天之后两 株溶藻菌的溶藻率都在80%以上,溶藻细菌SS是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来溶藻,溶藻真菌 CH.P依靠分泌某种物质来间接溶藻。
探究了溶藻菌的生存环境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分别从水体的pH、COD、 TP、TN、NH4+、N03’,结果表明,水体的pH总体在7左右,COD、TP、TN、NH4+ 的下降趋势很明显,N03的变化不是太明显随着芦苇的生长周期。环境因子分别有pH、 光照、温度,结果表明溶藻细菌SS在pH=4的时候溶藻效果最显著,溶藻真菌CH—P 在pH=6时溶藻效果最显著;两株溶藻菌都在25 oC时表现出了最显著的溶藻效果;无
光照条件下,两株溶藻菌株的溶藻效果要比有光照的情况下显著。
最后探究了溶藻菌在模拟水华实验中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两株溶藻菌株依然拥 有较高的溶藻效果。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溶藻菌,溶藻效果,溶藻方式
硕士学位论文 两株溶藻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1
Abstract
Abstract 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limate change and the water eutrophication issue have created a requirement for sustainable and renewable development.Due to these circumstances,these algae blooms
based Microcystis aeruginosa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which have many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Two
strains of algicidal bacterias were separated and filtered out from nature,and the algicidal mechanisms were preliminarily explored.We identified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of the two isolated algicidal bacterias by 1 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method.
Firstly,two strains of algicidal bacteria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eed experiment pond,
and one of the algicidal bacterias Was named as SS.the other Was named as CH.P.The two algicidal bacteria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 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and then established
phylogenetic 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亲性dna杂化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论文.docx
- 湿化学法制备氧化物ni微叠层及其高温氧化性能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爨龙颜碑书法风格研究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中式会馆屏风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论文.docx
- 刚性棒状聚电解质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专业论文.docx
- 山东白龙头品质评价研究生药学专业论文.docx
- 超细feni合金粉热分解法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冶金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算cae云平台作业调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各向异性拓扑结构和刚度细胞培养基底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论文.docx
- 肾上腺髓质素对人牙髓干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外科学野战外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