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成形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刀具角度的合理选择;选择:;;2. 后角( ? 0);选择:;;;残留面积:指刀具副偏角 时,经刀具切削后,残留在已加工表面上的不平部分剖面面积。;;减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措施有哪些?;n;减小kr:当ap、f 不变时,则 aw 、ac — 使切削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刀具寿命。 ;4 . 副偏角(kr’);Kr’:使已加工表面残留密集的高度减小,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5 . 刃倾角( ?S );刃倾角对切削刃接触工件位置的影响 ; 第二节 金属切削过程;1) 带状切屑;3) 崩碎状切屑;2. 积屑瘤对加工过程的影响;3. 积屑瘤的抑制;三、切削力和切削功率;Fr;③ 切深抗力(径向分力)Fy;3)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2. 切削功率(Pm);切屑:;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3. 切削液;3) 切削液的选用;② 前刀面磨损:;2) 刀具的磨损过程;② 测定(限定)刀具后刀面的磨损高度VB:;2. 刀具耐用度(T);② 工件材料: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温度越高;材料的 导热性愈差,刀具磨损愈快,降低刀具耐用度。 ;§4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各种材料;3.已加工表面质量;二、影响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二、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第二章 切削加工方法;普通车床 — 适于各种中、小型轴、盘、套类零件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一、工件装夹的方法;二、车削加工的应用;4.车锥面;5.车成形面;二、车削的工艺特点;§2 钻、扩、铰、镗削加工;1. 钻头;3. 钻削工艺特点;“引偏”原因;2) 排屑困难 ;二、扩孔和铰孔;三、镗削加工;§3 刨、拉削加工;1. 刨削的工艺特点;二、拉削加工;拉削的特点:;§4 铣削加工;顺铣:在切削部位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1. 端铣;二、铣削工艺特点及应用;§5 磨削加工;凸起、锋利的磨粒:起切削作用。切削厚度较大。;二、磨削工艺特点;1. 外圆磨削;4) 无心外圆磨 ;内圆磨与外圆磨相比较:;3. 平面磨削;5. 磨削发展简介;§6 光整加工;2. 珩磨;3. 抛光;第三章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 内圆面(孔)的加工;;;§3 平面的加工;;;§4 成形面的加工;第四章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 零件结构工艺性实例分析;2. 减少安装次数;二、减小切削面积、简化加工面形状;三、便于加工和测量;2. 便于采用标准刀具加工;3. 钻孔时;2) 避免在斜面上钻孔;3) 避免弯曲孔;四、有利于提高生产率;2. 应尽可能减少机床的调整和走刀次数。;3. 便于多件一起加工。;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 工艺过程;2) 安装 ;单件、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二、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1) 单件生产 ;;;§2 工件的安装和夹具;2. 利用专用夹具安装法;所以:定位精度不易保证,生产率低,仅适用于单件小 批量生产。;2. 夹具的组成;2) 夹紧机构及装置 ;§3 工艺规程的拟定;二、选择毛坯;余量的大小;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四、定位基准的选择;⑵ 工艺基准:;2. 定位基准的选择;2)定位现象分析 ;A;③ 欠定位;① 保证各重要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⑵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⑸ 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⑵ “基准统一”原则;;⑷ 选精基准的表面应能保证零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2. 加工阶段的划分;;3. 加工顺序的安排;3) 检验工序的安排 ;2. 工艺装备的选择;§4 典型零件工艺过程;1. 零件各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根据对各表面的具体要求,可采用如下的加工方案:;单件、小批量生产:;一、套类零件;1.工序集中的特点 ??? 工序集中有以下特点: ? (1)采用高效率专用设备和工艺设备,提高生产率、减少机床数量和生产面积。 ??(2)减少了工序的装夹次数。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可加工多个表面,有利于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减少装夹次数,也可减少装夹所造成的误差。 ??(3)减少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也简化了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 ? (4)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较复杂,生产准备周期长,更换产品较困难。;工序分散的特点如下: ??? (1)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调整比较容易。 ??? (2)工艺路线长,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占地面积大。 ??? (3)可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基本时间。 ??? (4)容易变换产品。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