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新编1.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什么 叫做文学 ?哪些属于文学 ?这是学习文学概论 的 人首先会碰到的两个 问题。下面,我们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 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本体 ,即文学的本质和形态,就是要给 大家 回答这样两个 问题。 具体地说,这一章,文学本体论,包括 以下几方面的内 容:首先 ,从一般 到特殊再到个别,逐层研究文学 的本质;接 着,再研究作为文学本质 的具体体现 的文学作 品;最后 ,研究 文学作品的形态,也就是所谓的文学体裁。 第一节  文学的一般本质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 的反 映 从什么叫做文学说到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 什么 叫做文学 ,这是个老 问题 了。在这个 问题上 ,历来人们各 执一词 ,争论不休 。如果 以此 为题 ,把古今 中外 的作家、学者所提 供 的答案收集在一起 ,那么,很可能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答案 。正 因为是这样,当代西方 的一些美学流派就悲观地断言,什么叫做文 学之类的问题,是永远说不清楚的。与其在此类 问题上 白花力气, 还不如远远地避开它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中的主要原因,只能到文学 自身去寻找 。世界上 的事情是复杂的,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的文学,可 以说更是如此 。就 因为它复杂 ,所 以尽管人类 的祖先早 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 《诗经》和 《楚辞》,就写下了 《伊里亚特》和 《奥德赛》,但是,截止到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什么叫做 文学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谜 个难 解 的谜。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为揭示文学之谜提供 了钥匙 。按照这 一理论,我们可 以把所有社会生活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 象,即所谓社会存在;一类 是精神现 象,即所谓社会 意识 。二者 的 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 映社会存在 。而文学 作为精神现象,就其一般本质而论,正是这样 的一种为社会存在所 决定,并且反映社会存在,乃至于整个社会生活的社会意识。 各类文学作 品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我们说 ,文 学是社会 意识 ,是对社会 生活 的反 映。这一 点,完 全可以通过各类作品的具体分析得到证实。 先看第一类作品,记录真人真事的作 品。例如陶斯亮的抒情 散文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写的就是 自己的父亲陶铸文化大革命 期间在监狱 中的斗争经历;鲁光 的报告文学 《中国姑娘》,写的就 是为大家所熟悉 的中国女排刻苦训练奋力拼搏 的英雄事迹 。论 人 ,都有 名有姓;论事 ,都有根 有据 。一句话 ,都是真人真事 ,即社 会生活中实际有的人和事 。这样 的作品,毫无疑 问是对社会生活 的一种反映。 说记录真人真事 的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容易理 解 。然而在 门类 众 多 的文 学作 品之 中,报 告文学、传记文 学、纪实 文学等毕竟只是少数,更大量的作品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它们 的人物和故事 ,都是编 出来 的,或者更准确地说 ,都是虚构 的。在 社会生活中,找不到户头,对不上号码 。前苏联著名作家费定说, 他写的小说,“虚构和 ‘事实 ’的比例是九十八 比二 ”。他认为:“只 有摆脱掉这些事实而突入到想像的广阔天地里去,我才能够创造 出我在生活里从未见过,从未碰到过,但似乎绝对存在过 的一些人 , 对于这种情况,又该怎样理解呢 ? 物 。 下面 ,我们来看第二类作 品,非真人真事 的虚构作 品。例如卢 新华 的短篇小说 《伤痕》,里面描写了一个老干部的女儿,叫王晓 华,在文化大革命初 ,听说妈妈成 了叛徒,就和家庭断绝关系,连招 呼都不打,独 自个跑到东北插 队去 了。社会生活 中到底有没有这 么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这么一 回事 ?可 以肯定地说,是没有 的。 然而 ,只要是经历过十年动乱 的人 ,看 了王晓华和她 的故事 ,就都 不会感到陌生 。相反 ,他们都可 以从 自己的所见所 闻,找 出一个又 一个类似 的例证,来说 明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人是有可 能存在 ,这种事是有可 能发生 的。也就是说 ,王 晓华其人其事 ,虽 不是社会生活 中实际有 的人和事 ,但 却是人们按常规、常理,即社 会生活 的固有逻辑推断可能有 的人和事 。因此 ,这样 的作 品,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