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概念: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典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公益价值(指标体系) 陆地生态系统的公益价值($/hm2/a) 海洋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价值 ($/hm2/a)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p243 1、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2、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 3、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 4、关注特殊性问题 5、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中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二、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和范围 (1)评价级别的划分: 根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为1、2、3级。 ①经过对工程和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初步分析,选择1~3个方面的主要生态影响依据p248表9-1列出的生态影响及生态因子变化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工作级别划分,如果选择的生态影响多于1个,则依据其中评价级别高的影响确定工作级别。 ②2级以上项目的评价,要满足生态完整性的需要,对生态影响是否超越了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进行分析确定。 3级项目的评价可以从简,但也要对主要生态影响进行分析确定。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A 生态影响的变化程度应采用定量或半定量方式表述。难以定量的生态影响变化程度应采取专家评估的方式确定,也可通过历史图件的综合比较,采用背景比较分析方法确定。要分析原自然系统或次生系统的生产力是否降低,降低的范围和程度,作为判定的根据。 B 生物量减少的度量方法是对照历史上本系统的量值或经典文献提供的地球上本系统的平均值进行量算。异质性程度变化的量算要以历史上本系统的数值为基础进行估算。区域环境的变化要度量绿地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状况的变化。 C 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和产值,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程度,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情况等,对评价的级别作适当调整,但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调整或从简结果应征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D 荒漠化的量化指标如下:潜在荒漠化的生物生产量为3~4.5t/(hm2.a),正在发展的荒漠化为2.9~1.5t(hm2.a)强烈发展的荒漠化为1.4~1.0 t/(hm2.a),严重荒漠化为0.9~0.0t/(hm2.a) E 本导则所指水的理化性质变化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和水体利用方向改变两个方面,需依据GB3838一88国家标准、GB/T14848一93国家标准进行判定。水理化性质改变指水体质量类型在Ⅰ~Ⅲ类范围内的变化,水理化性质恶化指水体质量类型由I~III变为IV~V。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比较复杂,除由于物理组成改变而使土地利用方向发生变化外,多是由于生物蓄集能力改变而使土壤生产能力发生变化,要对照本类型土壤的背景值进行度量。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指生产能力在该类型土地生产能力范围内,理化性质恶化指由上一级别退化为较低的土地生产能力级别。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走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定。 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2、生态环境影响的识别 (1)影响因素识别 (2)影响对象识别 (3)影响后果与程度识别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野外调查(含样方调查)、室内模拟或实验分析、定位或非定位观察、地图、航片、卫片(RS-GIS-GPS)、有关部门收集的资料(科研院校、设计院、行政)、专家咨询 (1)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①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调查 , ②评价区内敏感区和人文景点的历史和现状情况调查。 ③图件收集和编制, ④根据评价因子的需要编制正规生态基础图件, ⑤上述调查内容和编绘的图件目录要在大纲中列出,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三、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续) (2)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①社会结构情况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人均资源量、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发展状况,以及生活水平的历史和现状,科技和文化水平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区域生产的主要方式等等。②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包括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新高考2022级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水利监理质量控制体系.doc
- [五年级英语下册.doc VIP
- 《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机场航站楼装修工程》投标技术标文件.doc
- GB_T 15114-2023 铝合金压铸件.docx
- 2021年第四期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初级实操题(三).pdf VIP
- 【最全】usedtodo,beusedtodoing用法辨析及练习(带答案).pdf VIP
- 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第六版刘雪清答案.pdf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VIP
- 招投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