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课件设计.ppt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课件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课件设计.ppt

昌盛的秦汉文化 第1课时 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1.纸的发明 2.蔡伦改进造纸术 3.造纸术的传播 汉代以前的书写材料 商周时期 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布帛 陶器 青铜器 甲骨 竹木简 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1)最早的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说明在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 (2)特点: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 1.纸的发明 2.蔡伦改进造纸术 (2)影响: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逐渐普及起来。 (1)概况: ①东汉蔡伦在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②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地区 材料 缺点 古埃及 植物纸草 易发脆断裂、难保存 古希腊 羊皮 太贵 古巴比伦 泥板 笨重 古印度 白树皮、树叶 难保存 一些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 3.造纸术的传播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 1.洗涤原料 2.切割 3.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 4.蒸煮 5.舂捣 6.搅拌成纸浆 7.捞取纸浆 8.晾晒 9.码放 造纸术逐渐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阿拉伯国家、欧洲等地。 公元4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8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19世纪 公元16世纪 公元13世纪 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美国2007年11月的《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国的蔡伦名列第四。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二、数学成就 1.《周髀算经》 2.《九章算术》 ①内容:记载了西周初年数学家商高和周公的一段对话,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 ②意义: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①内容: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②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说明我国实用数学成熟的实际时间很早。 —— “粟米”:粮食按比例交易算法 —— “方程”:一次方程解法 —— “少广”:开平方和立方算法 ——“方田” : 面积的计算 —— “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 ——“商功”: 体积的计算 ——“均输”: 摊派税收的算法 ——“勾股”: 勾股定理 ——“盈不足”:盈亏问题的解法 按不同的用途分为九卷,故名《九章算术》 三、医学成就 1.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1)内容: 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 (2)影响: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众方之祖”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伤寒杂病论》 神医——华 佗 华 佗 东汉末年,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虎 鹿 熊 猿 鸟 领域 代表人物 时 期 主要成就 造纸术 西汉时期 最早的纸 蔡伦 东汉时期 改进造纸术 数学 《周髀算经》 东汉时期 《九章算术》 医学 西汉 《黄帝内经》 张仲景 东汉时期 《伤寒杂病论》 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华佗 东汉时期 “麻沸散”、“五禽戏” 被后世誉为”神医” 第2课时 史学:司马迁和《史记》 宗教: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书影 司马迁 西汉人 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 公元前天汉二年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司马迁生平 1.体裁 2.内容 3.史学价值 4.文学价值 请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