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某油品码头沉桩条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舟山某油品码头沉桩条施工方案

XX码头工程 沉桩施工方案 PAGE PAGE 1 XX码头工程 沉 桩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XX码头项目部 二〇一二年八月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案目录 编制说明 …………………………………………………………………3 工程概况 ……………………………………………………4 管桩运输………………………………………………………8 沉桩施工方法…………………………………………………11 质量、工期保证措施…………………………………………23 安全保证措施…………………………………………………32 环境保护措施…………………………………………………38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施工桩位图 (2)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招、投技术规格书和施工合同 (3)浙江省工程勘察院2011年提供的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相关技术规范 (1)《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9) (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4)《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2000) (5)《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211-98) (6)《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8)《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 (9)《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 (10)《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1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13)《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14)《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 其他有关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概述 外钓岛位于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外钓岛东南部,距离舟山市定海区约18km,西南距宁波北仑港约17km,距离上海港约128km,港址地理坐标30?03′N;121?58′E。11#泊位码头设计船型为2万吨级船舶,12#泊位为5万吨级船舶,13#泊位为5万吨级船舶,11#、12#泊位码头通过6#、7#引桥与陆域相连,在7#引桥设置3#消防控制平台。 本工程位置及施工范围图 本工程桩基施工包括:3个靠船平台、10个独立系船墩、1个消控平台和2个引桥的桩基部分,桩长20~76m。7#系缆墩、8#系缆墩、9#系缆墩、1#靠船平台、6#引桥基桩采用Φ1800mm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岩,10#、11#系缆墩基桩采Φ2400mm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岩,12#系缆墩、13#系缆墩、14#系缆墩、15#系缆墩、16#系缆墩、1~4#支引桥墩及3#靠船平台基桩采用Φ1200mm钢管桩,2#靠船平台分3个结构段西端的第1分段采用Φ1800mm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岩;东端的第2~3分段为打入桩段,桩基采用Φ1200mm钢管桩,7#引桥引桥近码头深水段及3#消控平台基桩采用Φ1000mmPHC管桩,近护岸浅水段基桩采用Φ1800mm冲孔灌注桩。本工程所有钢套管及钢管桩采用:Q345B,并预留2mm腐蚀余量厚度,φ1000PHC桩型式为:C、B混合型(上管节C型,长30m,下管节为B型,长为L-30m),技术性能指标应不低于以下数据: 本工程共有PHC桩68根,冲孔灌注桩9根,Φ1800mm嵌岩桩钢套管86根,Φ2400mm嵌岩桩钢套管8根,Φ1200mm钢管桩409根,斜桩斜率分别为10:1、8:1、7:1、6:1、5:1、4.5:1、4:1、3.5:1、,平面角为0~45°。 1.2 施工条件 1.2.1 气象条件 工程场地位于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降水丰富,且历时长;初夏因冷热高压对峙,造成连绵不断的梅雨天气;盛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风;秋季为过渡时期,天气干燥,冷暖变化大;冬季受副极地或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 1)气温 本区年平均气温15.8℃~16.7℃,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6.6℃,八月平均气温27.0℃,一月平均气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