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思修考试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述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P6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及特征。P13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p16 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18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5. 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 6. 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 《马关条约》 7.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手段。A军事侵略B 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8.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主要原因 A社会制度腐败 B 经济技术落后 9.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0. 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纲领和历史意义P42—43 11.洋务运动的内容,作用及失败的主要原因。P47—49 12.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三次论战及其实质 (1)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要不要近代化”的论争 (2)是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要不要政治的近代化和怎样近代化”的论争 (3)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怎样实现制度现代化”的论争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 13.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及其破产P58 14.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是P62—63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P66 1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P66---67 17.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 A 帝国主义支持 B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大耍两面派阴谋 D立宪派和旧官僚拥护 E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师变 18.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和主要内容《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前期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19.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P104---105 20.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的适合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 P112 21.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的的大事变?P114—115 2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及实现的标志 P118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是 HYPERLINK /view/1689.htm \t _blank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 HYPERLINK /view/61891.htm \t _blank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 HYPERLINK /view/1893.htm \t _blank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 HYPERLINK /view/270554.htm \t _blank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 HYPERLINK /view/35443.htm \t _blank 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 HYPERLINK /view/164485.htm \t _blank 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 HYPERLINK /view/788620.htm \t _blank 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24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的代表作 P129 25.土地革命战争中,“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先后取得统治地位的原因及危害 P134—135 26.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P136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特征 P148 28.1938年10月 ,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的表现P150 29.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P 156 三三制 30.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P167 3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A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 B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战胜利的正确路线方阵 政策C中共人民武装开辟敌后战场,坚决执行全面抗战路线 ,发展游击战争D积极建立 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E积极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2.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3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最主要原因是 内战准备尚未就绪 34.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的成果 签订了《双十协定》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