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浇带技术在地下室施工的应用.PDF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后浇带技术在地下室施工的应用
摘要:在地下室施工工中设置后浇带是工程目前最常用的施工手段之一。后浇带能够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
应力,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但如施工措施应用不适,施工质量
则很难确保,后浇带也会成为地下室结构的薄弱带或是渗漏的薄弱带。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一些有关后浇带技
术在地下室施工技术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隔离层
一、存在问题
(一)底板后浇带经常会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
截面受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
(二)在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中进行凿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会凿破板
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还有的工程底
板后浇带随着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个别工程先后反复清理、隐蔽检查多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二原因分析
(一)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最低洼处,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
(二)后浇等待的时间长(伸缩后浇带不少于42d,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之后封闭,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清理维护
工作量大,费用高。因疏忽维护而使之成为积水池、垃圾坑。
(三)管理手段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后浇带到期准备封闭时,因清理作业条件困难。不愿作大的清理
投入,忽视质量,草率了事。
(四)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排渣、清淤问题考虑不充分,没有设计排水、排渣通道,污水、杂物落入后,不能够顺利
排出,积淀成害。尤其是在横穿后浇带的地梁位置,形成深深的泥水渣池,密集的地梁下部钢筋被埋在很深的沉积物
中,清理条件极其困难。
(五)防水保护层上没有设置隔离层,剔凿后浇带中混凝土、砂浆废渣时,凿破板底防水保护层,损坏防水层。
(六)后浇带止水构造设计不当。有些设计者将中埋式止水钢板设计成向下弯折的形状(图1),这是错误的,向下弯折的
止水钢板并不能盖住上升的水流,反而会给清理工作造成障碍,使钢板下侧难以清理完善;同时,后浇混凝土时,下
折的钢板又会聚集气体使混凝土不能充实,形成混凝土缺陷。所以,中埋式钢板止水节点设计时,应将止水钢板向上
弯折才是正确的作法。既可以实现钢板的止水功能,又避免了使钢板下侧形成混凝土空洞。
图1中埋式止水钢板的不正确作法
(七)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封堵材料安装使用不当。例如:将钢丝网揉成团状进行塞堵、将快易收口网重叠起来使用
等,都会使施工缝形成疏松混凝土,难以凿剔出密实的混凝土面,而造成混凝土缺陷,成为渗漏通道及结构薄弱带。
三、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设计时,应设计排渣、清淤通道。通道的最高点应当低于地梁的底面标高50mm以上,并且应有3‰以
上的排水坡度,坡向排水端头的积水坑。排渣通道应有一定的深度,清理时,其中的泥水可以由通道到集水井清理排
出,不容易清理走的(剔凿产生的)块状固体垃圾,可就地存储在该空间里(有机质垃圾须清理走)。积水坑应设在地下
室底板平面范围以外,后浇混凝土时,用砖胎模封堵排渣通道的端头,在砖胎模内侧补做防水层与地下室外部防水层
连接封闭。为节省后浇混凝土,排渣通道的断面可设计成倒梯形,见图2,3。
图2底板后浇带排渣通道示意图3底板后浇带构造措施示意(A—A)
(二)在防水保护层上增加设置隔离层,以方便凿剔清理工作。该隔离层可起到保护防水层的作用,使防水层得到双重
保护。隔离层可使用薄铁皮、防水卷材等制作。
(三)若设计中埋设金属板止水节点构造时,金属板应向上弯折。止水金属板应设计成V字形,V字的扩展角宜在160。
左右,即两边各上翘l0。左右。V字的顶端应设在底板施工缝的先浇筑混凝土一侧(图3)。
(四)钢丝网不得揉成团状,快易收口网应单层使用,尽可能使用木模封堵混凝土。工程实践经验证明:在钢筋密集的
部位使用木模,其封堵混凝土和将来易于清理的效果要好于快易收口网、钢丝网等。
(五)底板施工时,应在混凝土凝固前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混凝土溢流物,可采用高压水冲洗等办法。
(六)加强后(待)浇期间的维护管理:后浇带预留完成后,应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坎,并及时加盖封闭,尽量避免污
水、垃圾落入。在达到后浇期龄时,及时安排浇筑混凝土。
(七)严格验收控制。底板后浇带隐蔽验收时,应摄取图像资料,使存在问题不易被掩盖。在编制施工方案、监理细则
时,应具体明确拍照部位,图像应重点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