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给汉字注拼音
怎样给汉字注拼音
汉字不是表音的文字,不能看见字形就读出字音来,因此有注音的需要,语文常谈3。最古的注音办法是“读如、读若”,用乙字比况甲字的音,就是现在所说直音法。直音法的缺点是很明显的:如果不认得乙字,也就读不出甲字;要是一个字没有同音字,那就根本无法注音。大约在魏晋时代,也就是一千七百年以前,产生了反切法。反切法用两个字切一个字,例如“光,姑汪切”。“姑”和“光”双声,“汪”和“光”叠韵,这就是所谓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反切法比直音法进步,所以一直应用了一千几百年。但是反切法还是有很大的缺点,主要是用来做反切上下字的总字数还是太多,一般字书里都在一千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人必得先会读一千多字,才能利用它们来读其余的字。为什么要用到这么多字?这得先把汉语的字音解剖一番。 汉语里每个字的音,按传统的说法是由“声”和“韵”这两部分构成的。事实上,只有“声”是比较单纯,可以不再分析;“韵”却相当复杂,还可以进一步分析。首先应该提出来的是“声调”,就是字音的高低升降,古时候的“平、上、去、入”,现在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把声调除开之后,“韵”还可以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换个说法,汉语里一个字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包含声调、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五个成分。这里面只有声调和韵腹是必不可少的,声母、韵头、韵尾不是必要的,有些音节里缺少这个,有些音节里缺少那个,有些音节里全都没有。用1,2,3,4代表声母、韵头、韵腹、韵尾,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字作各种音节结构的例子: 敲qiā 腰 iāo 黄 hu¨ng 王 u¨ng 报 b¨o 傲 ¨o 潘 pān 安 ān 家 jiā 鸦 iā 瓜 guā 蛙uā 苦 kǔ 五 ǔ 河 h¨ 鹅 ¨ 每个音节都可以有声调变化,例如“敲qiāo,瞧qi¨o,巧qiǎo,窍qi¨o”。有些音节四声不全,某一声有音无字,例如“光guāng,○gu¨ng,广guǎng,逛gu¨ng”。这就是汉语字音结构的基本情况。 反切法为什么要用那么多不同的上下字呢?首先是因为反切下字要管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四个成分,只要有一个成分跟被切字不同,就不适用,因此字数就不可能太少。还有一个原因是历代编纂的各种字书的反切用字,有因袭也有创新,很不一致。例如“东”字,《康熙字典》引《广韵》德红切,又引《集韵》都笼切;旧《辞海》又作都翁切。 我们现在用汉语拼音字母来注音,比反切法进步多了。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都只要用少数符号来表示: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韵头:i,u,¨. 韵腹:a,e,o,i,u,¨. 韵尾:i,o,u,n,ng . 声调:―/ˇ\。 这样,25个字母加4个调号,就把注音问题全部解决了。 读者看到这里,大概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有些韵头和韵腹,甚至韵尾,用相同的字母来表示,为什么不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还有n这个字母为什么又作声母,又作韵尾?还有r ,只列在声母,不列在韵尾,那个代表“儿化”的r又算什么?要知道这是因为汉语拼音字母不是按声母、韵母来设计,而是按元音、辅音的分别来制订的。声母、韵母是音韵学的概念,元音、辅音是语音学的概念。元音、辅音都是音素,就是语音的最小单位,每一个这样的单位,不管它出现在字音的哪一部分,总是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是最经济的办法。a,e,o,i,u,¨都是元音,元音主要用做韵腹,但是有的也可以出现在韵头、韵尾;n是辅音,普通话的辅音都只做声母,只有n也做韵尾,另外有一个辅音ng,只做韵尾,不做声母。至于末了的r,那不是韵尾,只表示发元音时舌头要有点儿卷起来。 “声、韵、调”是了解汉语字音的基本概念,必须弄清楚。尤其是因为“声”和“韵”都有不止一种意义。拼音方案里声母的“声”是一种意义,声调的“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声”又是一种意义。古时侯只说“四声”,现在为了跟声母区别,才说“声调”。 “韵”也有两种意义。拼音方案里韵母的“韵”包括韵头、韵腹、韵尾,可是不包括声调。诗韵的“韵”就加上声调的因素,“东”和“董”韵母相同,但不是一个韵;可是不计较韵头,例如“麻、霞、华”是一个韵。叠韵的“韵”一般也不计较韵头。 关于声调,常说“四声”,得区别古音的四声和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古音的四声是平、上、去、入,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音的平声在普通话里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古音的入声在普通话里分别变成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有的方言里,上声、去声、入声也有分阴阳的,因此能有八个声调,也有只有五个、六个、七个的。 声调是汉语字音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重要决不在声母、韵母之下。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写科技节作文.docx
- 写良心的话题作文.docx
- 冬天给女朋友的寄语.docx
- 冷与热的辩证思考优秀作文.docx
- 智能手机使用教程第二课.ppt
- 初中生优秀叙事作文材料大全.docx
- 初中自我介绍作文500字集锦.docx
- 初中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docx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六要素.docx
-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郭岩18615526631.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