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里云大数据计算平台的自动化、精细化运维之路
本文章来自于阿里云云栖社区
摘要:?作者简介: ? 范伦挺 阿里巴巴 基础架构事业群-技术专家 花名萧一,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大数据计算平台运维负责人。团队主要负责阿里巴巴各类离在线大数据计算平台(如MaxCompute、AnalyticDB、StreamComput
免费开通大数据服务: HYPERLINK /product/odps \t _blank /product/odps
作者简介:
?
范伦挺
阿里巴巴 基础架构事业群-技术专家
花名萧一,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大数据计算平台运维负责人。团队主要负责阿里巴巴各类离在线大数据计算平台(如MaxCompute、AnalyticDB、StreamCompute等)的运维、架构优化及容量管理等
1、前言
本文主要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写,分别是:
阿里大规模计算平台运维面临的一些挑战;
阿里自动化平台建设;
数据精细化运维;
我对运维转型的思考和理解;
2、在阿里我们面对的挑战
?
在讲挑战之前,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阿里大数据平台演进历史,我们的 MaxCompute(原ODPS)平台是2011年4月上线的,2013年8月份单集群超过5K,2015年6月单集群超10K,目前在进行异地多活和离在线混布方面的事情。
?
首先是规模大、小概率事件常态化
对于小概率事件大家不能赌运气,基本每次都会踩中狗屎的。譬如各类硬件故障,规模小的时候觉得硬件故障概率比较低,即使坏了也比较彻底,但是规模大了后会有很多情况是将坏不坏,类似这种奇葩事件会越来越多。
还有网络链路不稳定,网络链路会有很多原因导致它不稳定。一方面是网络设备多了,网络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大了,另一方面运营商日常割接、挖掘机施工等都会对我们带来挑战。
还有一部分是工具,机器的环境变得复杂以后,我们对工具稳定性就有更高要求,比如你要考虑到有些机器的 SSH 会 hang 住,还有某些机器 yumdb 是坏的,不能想当然的以为一条命令下去一定会执行成功。
其次是多机房多地域
几千公里距离会有几十毫秒的延时增加,大家在布置异地多机房应用的时候,要考虑到应用之间的超时设置是不是合理,需要重新 review 尤其针对多次往返的请求,累加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还有一块是资源不均衡,可能那个集群早上忙一点,那边是下午忙一点,但是因为计算任务依赖下面大规模底层数据,所以你不可能利用长传带宽直接来进行直读直写的计算,因此要考虑应用的合理布局。
?
关于自动化平台建设,自动化的意义我想读者们应该是有共识的。
第一自动化能够提升稳定性,机器的操作比人要靠谱,固化的操作交给机器去做,可以减少人犯错机会,提高线上稳定性。
第二自动化能够提高效率,机器代替人做很多事情之后,把我们从日常繁琐运维操作中解放出来,解放出来以后我们可以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会从以下四个最常见自动化方向做简单举例介绍,变更、问题排查、硬件维修,交付检查。右边是我们内部用的运维平台架构简图,下面介绍的东西都是基于这个平台的功能模块。
3、?四步走让平台自动跑起来
3.1 第一步:实现自动变更
?
说到变更,做运维的总是有很多共同语言要聊。变更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包括变更方案整理,变更跟进执行,都是比较耗时的,另外变更也是非常危险的。
原来有过统计,号称70%稳定性事件是跟变更相关的,有可能是运维工程师直接变更操作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上线代码有 bug 引入的,这两类都归结在一起,反正是“线上不作不死,一作就死”。
但是不能因为这个不发布,还有很多功能开发也是跟我们一样,天天加班熬夜,搞出来的代码不给他推上去也说不过去,还要满足业务需求,那这个问题得解。怎么解呢?
我们内部思路是首先会把最底层的一些操作进行原子抽象,比如像把一台机器从 VIP 里摘取出来,装一些包进行固化,固化之后抽象出来,称为工作流,然后把工作流进行组装把它称之为组合工作流。
一个组合工作流对应一种日常的固化变更类型,比如控制集群服务升级等等,这样固化的变更就可以由对应的组合工作流去做。
在组合工作流之上,还会有一层封装需求单。主要解决开发的自助申请,审批等环节。在工作流执行页面可以查看详情,包括对应的每个步骤具体命令,返回信息,执行超时时间,超时或者失败的通知方式和人等等。
通过这样一套平台,基本上能够解决日常固化的那一类变更请求,能够做到变更由开发自己申请发起,运维只需审核一些参数、测试报告等等。
3.2 第二步:高效稳定的解决问题
?
第二个例子是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