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影像诊断学.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部影像诊断学 肺与纵隔 肺组织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因此X线检查应用最广,也最具诊断价值。 MRI在胸部的应用仅限于纵隔病变和心血管病变。 USG仅用于胸腔积液。 检查方法 一、透视: 优点:简单、经济、应用最广。 缺点:射线量大,不易发现细微病变,无永久图像纪录。 辅助检查。 目前已基本被胸部平片取代。 检查方法 二、胸片: 常规检查。???????????? ? 1,后前位; 2,侧位; 为最常用的体位; 作用:发现病变与 初步定位。 检查方法 ??3,前后位;仅用于床旁照像。 ??4, 前弓位;显示肺尖。 5, 特殊体位:如侧卧水平后前位,观察液气胸随体位变化。 ?6,体层摄影;用于观察病变内部及周围情 况,但由于密度分辨率不够而基本为 CT所取代。 7,支气管造影;有创、痛苦、复杂;已为CT特别是HRCT所取代。 检查方法 三、CT: 常规CT分辨率高(较平片大10倍),无重迭的横断面成像,大大提高了肺部病变的发现率与诊断率,已成为最有价值的常规检查。 检查方法 HRCT; 分辨率较常规CT进一步提高,在二次肺小叶的水平上认识肺的解剖结构,提供与大体标本相媲美的解剖细节。主要用于弥漫性肺病、小气道疾病及肺部病变的内部解剖细节。必须与常规CT 一起分析,是常规CT的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常规CT与HRCT 常规CT HRCT 检查方法 CT功能性成像: 随着螺旋CT和电子 束CT的容积数据扫 描模式的进展,运 用CT对肺组织的功 能做出初步评估已 成为可能。 检查方法 四、MRI: 对纵隔、心与大血管及胸壁病变的诊断有独特优势,特别是MRI的流空效应,有助于了解纵隔肿瘤与心血管的关系。但在肺部病变的诊断上不如CT。 正常X线表现 肋骨后缘水平向外走行,前缘自外上向内下斜行形成肋弓。 肋骨前后缘不在同一水平,6肋前缘前端基本上与10后肋后端平齐。 1-10前肋有软骨与胸骨相连,11-12游离。 25岁第1肋软骨钙化,随后自下向上钙化。 肋骨常见变异: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 正常X线表现 正常X线表现 纵隔九分区法: 四条线: 1 胸骨柄体交界处 与T4下缘连线 2 肺门下缘与T8连线 3 心、升主动脉及气管前缘连线 4 食管前壁 正常X线表现 正常纵隔居中,于立位、吸气时窄而长,卧位、呼气时宽而短。 婴、幼儿胸腺未退化,纵隔向一侧或两侧增宽。 正常X线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正常X线表现 膈肌: 园顶状,最高点位于前、内1/3处,右较左高1-2cm,一般位于第9、10后肋水平或第6前肋间隙。 胸膜: 分脏层、壁层。 * * n胸锁乳突肌 n胸大肌 n女乳 n肋骨 n肩胛骨 n锁骨 n胸骨 n胸椎 正常X线表现 ------------------------------------ -----------------------------------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