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题记师僧看僧团师徒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 年第 3 期 敦煌研究 N O32009 ( )   总第 115 期 DU N HU AN G  R ESEA RC H TO TAL  115 从敦煌题记“师僧”看僧团师徒关系 1 2 赵青山  蔡伟堂 ( 1.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30000 ; 2 . 敦煌研究院 考古研究所 ,  甘肃  敦煌  736200)   内容摘要 :“师僧”是敦煌莫高窟题记和写经题记中经常提到的奉为之一 ,但这种发愿对象主要流行于僧众和居士之 间 ,在俗众题记中较少出现 。因而 ,此奉为有其特殊的含义 。通过研究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感知往 日敦煌地区僧团内 部生活 , 同时也是认识师徒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 关键词 :师僧 ;题记 ;僧团 中图分类号 : K879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 106 (2009) 造《药师琉璃光经》一部 ,因此微福 ,愿使 一  “师僧”发愿的主体 神游净土 ,逮及法界众生一齐成佛 。大 唐开国武德二年四月八日。 隋宋之际 ,敦煌佛教盛行 , 信众积极开凿石 师僧作为一种独立的奉为存在 ,必定有其特 窟 ,抄写佛卷 ,转诵佛经 , 以资获得福报 。信众们 有的文化内涵 ,本文 旨在通过佛律和僧伽生活探 的行为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往往在活动中写下 讨其在愿文中出现的背景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 或宣读愿文 ,表述功德是为何人所作 。纵观愿文 想 ,在此基础上 ,彰显当时僧团内部师徒关系 。现 题记 ,一般主要为皇帝 、己身 、子女 、六亲眷属 、七 先对愿文中相关用语 、表述方式略作交代 。 世父母及一切亲近之人求福祈愿 。愿文通常在祈 愿对象前冠以“为”、“奉为”、“仰为”、“上为”、“上 ① 奉”之类的动词 ,此乃愿文中的“奉为”部分 。希 冀他们乘功德之力 ,常然吉庆 ,永绝三途 ,无诸灾 障 。师僧则是诸多奉为中主要发愿对象之一 。 如北 0760 《大菩萨藏经卷三》题记 : 贞观廿二年八月一 日,菩萨戒弟子 苏士方发心愿渐转写诸经论等 ,奉为至 尊 、皇后 、殿下、信者妃 , 又为师僧父母 ……同证会如真 ,速成无上觉 。 东京书道博物馆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   ① 参见佐藤智水《北魏仏教史论考》, 冈山大学文学部 , 德经》题记 : 1998 年 ,第 80 - 81 页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 是以比丘惠达 ,为七世师僧父母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第 88 页等相关研究。   收稿 日期 ( )   基金项 目: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 目“隋唐五代敦煌地区写经活动”L ZUJ C2007022 ( )   作者简介 :赵青山 1982 —  ,男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 ,主要从事敦煌佛教研究 。 ( ) 蔡伟堂 1957 —  ,男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要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